简仁山 绘
5月14日晚间,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13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2014年5月13日和14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本公司A股股票,合计56.31万股。14日,交通银行收市微涨0.27%,报3.77元。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现象自掏逾200万元增持56万股
记者经查询上交所和深交所网站,交行此举系国内上市银行高管首次集体从二级市场自费购买公司股票。根据公告,本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3.75元—人民币3.77元。包括董事长、执行董事牛锡明,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彭纯,候任监事长宋曙光,执行董事、副行长钱文挥,执行董事、副行长、首席财务官于亚利,非执行董事胡华庭,非执行董事杜悦妹,非执行董事王太银,副行长、纪委书记寿梅生,副行长、首席信息官侯维栋,副行长朱鹤新,董事会秘书杜江龙,以及公司业务总监吕本献等在内的13名交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买入该行56.31万股股票。按照成交区间计算,13名董事和高管共“掏腰包”投入了211万—212万元,人均投资16万元左右。
公告显示,其中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牛锡明增持数量为10.6万股;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彭纯增持10万股;候任监事长宋曙光增持5万股;副行长钱文挥、首席财务官于亚利、非执行董事胡华庭等8人分别增持3万股;非执行董事杜悦妹和公司纪委书记寿梅生则分别增持3.8万股和2.91万股。
交行上述人士表示,“自愿承诺所持股份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三年。本次股票交易均遵守适用的证券交易规则以及《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行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办法》”。业内人士也表示,只要不在敏感时期增持,一般问题不大。
起因银行股破净深度折价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交行此次董事和高管集体买入股票,是为了传递该行管理层对该行发展前景有信心的信息,显示出其管理层十分看好该行整体业务的持续稳健增长。交行表示,该行自去年底启动的事业部制改革,相关业务领域也均保持快速发展。
上述分析人士还表示,目前国内上市银行股价几乎都低于净资产,相比银行亮丽的业绩,股价表现和经营业务关联度不高。以交行为例,201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622.95亿元,比2007年增长2倍。
不过,交通银行2014年1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86.9亿元,同比增长仅5.56%,为大型上市银行中的最低增幅。目前该行股价仅有3.77元,与其历史最低价3.59十分接近,市场分析认为这的确是高管集体抄底的好时机。不过,对于交行327.09亿股的总股本而言,56万新持股数并不大,更多只是象征意义上的提振信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14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目前银行等蓝筹股价被过分低估,交行此举是为了向外界明确传递未来稳健经营和业绩增长的强烈信号,让市场认识到银行已从此前的增发融资时期,进入了反向的增持阶段,对于股价而言会带来一个正面的提升。李大霄还认为,目前众多蓝筹股价深度折让,正是开展高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的好时机。
观察
银行估值修复之路仍漫长
据统计,2013年,上市银行共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1584亿元,同比增长12.8%,环比略降0.2%。不少分析师认为,息差同比下滑和拨备计提幅度小于预期,是利润增长依然保持亮丽的重要原因。2014年1季度,上市银行共计实现净利润3434亿元,同比增长11.8%,环比略降1%。
申银万国研究分析认为,鉴于行业资产质量的巨大压力,预计净利润增速将由原来的13%下调至11.2%。此外,1季度银行业绩报告显示,银行整体不良率快速上升,资产质量恶化有蔓延趋势。
“从银行实际情况看,经济短期内仍然在底部且有下行压力。”申银万国分析师徐冰玉表示,对于后市,由于同业监管压力将持续发酵,及存款增长放缓将从资金供给端推升实体融资成本。在稳增长措施下,融资需求不减,势必造成信用风险暴露频发,从而对银行业估值造成压制。不过,他同时也指出,要注意到目前银行业估值已在历史底部,下行空间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