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见习记者 董 楠 记者 马泽平)5月17日傍晚,已是夕阳斜照,但记者在镇安县杨家河村施工现场看到的却是热火朝天的修路景象,铺路机、碾压机轰鸣不断,架子车、拖拉机、材料车往来穿梭,数十村民卸石砂、运泥浆,忙个不停……参加施工的杨家河村村民刘敬忠告诉我们:“这条水泥路全长13.3公里,是上级和村里多方筹资,大伙自愿投工投劳修的一条致富路。”
杨家河村是永乐镇最偏远的一个村,3个村民小组近1000多名村民散住在海拔1600米的高山上。由于只有一条狭窄的土泥路,还经常被山洪冲断,车辆进不了山,山上的板栗、核桃等农副产品难以运下山,公路成为制约村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村民希望上级部门帮忙修条通村水泥路。当地政府多次实地查看,解决协调修路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难题,积极想方设法多方筹资。村上采取“一事一议”,村民也积极投工投劳集资16万多元用于修路。
自去年9月份起,杨家河村就启动了通村公路建设,目前,共移动土石方1.8万多立方米,砌河堤、护坡2160多立方米,修通并铺设了13.3公里道路,结束了村民们肩扛背驼的历史,实现了几代人修路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