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杨庄村的苞谷丰收在望

得益平时对水利设施的维护

2014-08-07 09:17:40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吉文艳 王 倩)“我看咱杨庄的苞谷都要派人放哨看着哩。”8月5日,站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畔,洛南县保安镇杨庄村村支书周铁劳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可就在一河之隔的西坝村,记者看到的却是低矮瘦弱、几近干枯的庄稼。都挨着文峪河,何以一边丰收在望,一边几乎绝收?走进杨庄村二组村民吕庄民的苞谷地,记者找到了丰收的奥秘:纵横田地的灌溉渠水哗哗地流淌着,滋润干涸的土地和庄稼。
  吕庄民原本常年在县城打工,看到旱情严重便留在家里全力抗旱保秋。“我们村除去坡地都有灌溉条件,我这二亩苞米地从种下就抽空浇水,亩产600斤苞米肯定是没问题啦。”吕庄民口中提到的灌溉条件就是纵横分布于田中的水泥铸就的水渠。周铁劳介绍,2010年村里从县水务局争取到“口粮田项目”后采取了以水务局出资、群众出工的方式修建了的总长达6000余米的灌溉水渠,并留足出水口,覆盖了杨庄村8个村民小组近940亩良田。
  “我村大部分是沙土性质的地,涵水性差,所以群众都很注重对这些水利设施的保护,每年农闲时节,各组还要对水渠进行清淤。”周铁劳说,对面的西坝村也曾有一条灌溉水渠,但不是堵塞就是被毁坏,眼看着庄稼一天天干枯却只能看着流淌的文峪河水干瞪眼。“没想到这不起眼的水渠在关键时候竟然帮了我村这么大的忙,看来水利设施真得好好珍惜呀。”正在浇地的村民吴宽新由衷地说。在全县一片干旱的大形势下,杨庄村的水利设施派上了大用场,绿莹莹的玉米叶和粗壮的玉米棒子是对这些灌溉渠的无声赞美。

  • 相关阅读
  • 陈老汉喜圆住房梦

      商洛日报 -商洛之窗讯 (程 刚 杨凯锋)“要不是政府的帮助,我这房可咋都修不起来啊!”连日来,洛南县石门镇花庙村六组贫困户陈忠时望着新建的四间平房直夸党的政策好。   今年1月,市委统战部工作...

    时间:08-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