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李 敏 见习记者 陈 琛)在203省道上官坊桥到漫川与湖北交界的115.6公里的道路上,有一群道路养护工,他们常年在公路上,为道路建设作着自己的贡献。
在山阳城西位于色河镇境内的赵垣道班里,25岁的道工傅星来到这里工作已经6年了。每天,他都要在自己负责的13里路上走上两三遍,随时检查道路情况。“最痛苦的时候莫过于大热天顶着30多摄氏度的太阳修补路面,有时候真心不想干了,可当我们每天下班走在路上,看到干净平整的路面,想到这是我们付出换来的,又觉得很欣慰。这样一想,也就坚持下来了。”常年来的暴晒已经使这个小伙子皮肤变得黝黑,但是眼神中却透露着坚定的神情。
“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前年农历八月十五,值完班回家饭刚端到手上还没吃,领导打电话告诉我负责的路段塌方了,造成了近一公里的堵车。那天还下着大雨,我就跟值班领导、同事联系了爆破队,机械和人力一起清理,用了十几个小时才清理结束。当时真的觉得很辛苦,但是在清理时有几个司机给我们撑伞,来往的司机不停的给我们说谢谢,这个时候,虽然很辛苦,但心里边觉得很开心。”傅星说道。因为工作出色,2012年,傅星被山阳县交通局评为“优秀养路工”。
53岁的刘崇慧是马滩道班的班长,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带着道班上的同事粉着路边的核桃树,虽然已是初秋时节,但他额头上的汗却一滴一滴的不停往下掉。“昨天刚清理完四处塌方,我们有一个同事抡十八磅槌敲碎石的时候把胳膊打的窝岔气,去买了药,到现在胳膊都在疼。道工的工作就是这样,哪个路段出问题了,我们就要前去清理修补路面。”刘崇慧边忙边说着。
路上活多,遇见啥干啥,这是对道工工作最准确的概括。路面凹陷了出现问题了,要修补;塌方滑坡了,要清理;尤其是夏天暴雨后,水沟溢出的水、坡上的滑坡冲下的淤泥,都要及时清理;还有道路两旁的杂草,一个月用割灌机打一次,10多天能长到15公分,整整齐齐的,还有树枝的修剪,也都有一系列的标准,护墩、警示桩和道路两旁树干的粉刷,这些都是道工的工作。
在203省道,像傅星这样的道工还有60多个,他们的工作就是养护从上官坊桥到漫川与湖北交界这一段道路。这段路,恰巧处于城乡结合部,人口集中、垃圾多,加上是老路,基础差、路面窄、路况差,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车辆多,占道的情况也多,维修和保养的力度特别大,这给道工们加重了工作量。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法定节假日,大家都出行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平时双休日,也只能实行轮休,每个道班都要保证有人值班,确保道路安全通畅。9月8日,恰逢传统的中秋佳节,傅星又在工作岗位上忙碌了三天。他说,保障路面畅通,为行人提供一个安全的道路通行条件,是他的责任,他会继续干好这件份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