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庙里”的日子

“庙里”的日子

2014-10-16 09:29:36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马逍遥)公元一九七八年岁末,我调到商洛运司工会,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商洛运司驻在商州八景之一的商山四皓墓园里,工会就在四皓庙的几间前房里办公。庙的正房仅剩余四五间,改建得不伦不类四不像,唯房前左右两株参天粗硕的古柏,还能依稀分辨出这里的久远和沧桑。
  那时候,流传着一个关于工会的顺口溜;“工会工会,吃饱就睡,说拉弹唱,打球照相。”这虽然有失偏颇却也形象。实际上企业的工会,相当于某些国家的不管部,事无巨细情无大小皆属。我们工会内部说是有分工,其实大家都是“救火”队员,数我年少且又是履新,便什么都去干。早晨开广播,四只高音大喇叭,就架在四皓墓顶端高耸云天的碑脑上,准时六点半,一曲雄壮高亢的《东方红》响彻祖国四方大地,将大家从睡梦中聒醒,这使人气愤但也无奈,我其实也无奈。更令我耸肩摊手窘迫羞赧的是:用喇叭喊人或发通知,尤其是关于计划生育方面,诸如:刮宫流产,结扎透环,实在羞不出口,每每面对麦克风,怯场推让竟像上刀山下火海入油锅一样。晚上隔三差五放电影,那时,文化生活相对匮乏,逢商运司放电影,那可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黄昏时分,露天灯光球场便逐渐热闹起来,待夜幕降临后,内部职工加外部四邻八乡的市民山民,把个球场塞得针插不进水泄不通。保卫科最紧张,工会最伟大,我们放映员最骄傲。运司又是个大城市下迁企业,都市文化互补了小城文明的不足。那时候企业红火景气,有钱也就会耍人来事,逢年过节,职工的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是商县城区最棒的,知名度特高。尤以社火、龙灯、篮球称雄,每遇节日和热赛期,工会上下总动员,没黑没明,忙得提着裤子寻不见腰,急得鬼吹火,如厕都是小跑,哪有时间吃饱就睡。热热闹闹吼吼叫叫,倒是恰如其分的。运司又是个老企业,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每过段时间还得替补临终关怀办职工后事,每遇此潸然泪下。工会又号称“工人之家”,家里自然少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冬日里,天寒地冻,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北上山西购过煤,南下湖北买过米,东到丹凤深山老林拉过柴……不仅仅是说拉弹唱打球照相,事儿琐碎杂得很呢。
  这样紧张而热烈的日子过了三年多,随着女儿的呱呱坠地而发生了改变。我主动请求与人换岗,去了工会下辖的俱乐部工作。这个变化使我后来失去了转干机会。这原因有二:一是俱乐部逢晚开放,翌日可休半天,说是半天其实无事全休也无妨。加之妻常上晚班,我又可以与妻子调班互补照顾孩子。二是我鬼使神差般地痴爱上了文学写作,且是那种要死要活的爱,八零年便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处女作《卖梨》,这就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上,拥堵在了文学的羊肠小道间,在文学的梦里游弋。俱乐部就设在庙堂里,我真正成了唯一的“和尚”,青灯一盏,孤影憧憧,茕茕孑然,虔诚侍陪起冥冥中的四皓先生来。图书室里,中外名著琳琅,诸子百家满目,随我浏览任我赏析,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三年里我如饥似渴书没少读。这对于一个热血沸腾的文学青年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孩子也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再到趔趄学步,妻子也工作连年优秀并获得嘉奖。
  八五年末,偶遇机会,再见了商洛运司。来到新单位后改名马逍遥,业余仍喜写写作作,并常有拙文见诸报刊。光阴似水,流年易逝,倏忽间便卅年了,逾今难以忘怀“庙里”的那段日子,只因了它是我平凡生命中很是哪啥的一页。

  • 相关阅读
  • 难忘那双眼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张天邦)“你能帮帮我吗?”   “哦,什么……”,我抬起头,一个穿着入时的姑娘站在面前,一双哀求的眼睛,露出了乞盼。她衣服上的污泥浊水,令我费...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