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谢向东的香菇大棚

谢向东的香菇大棚

2014-11-10 09:49:47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贾书章)进入秋冬季节,正是香菇的收获季节。
  10月24日,记者来到山阳县银花镇岬峪沟村采访,见到了该村香菇产业带头人谢向东,他正在自己家的香菇大棚里忙着采摘香菇。午后的阳光从香菇大棚外斜着透进来,映红了谢向东的脸庞,他和乡亲们一边忙着采摘香菇,一边高兴地拉着家常,今年香菇丰收了大家都很高兴。
  谢向东今年43岁,他15岁就到河南金矿打工,干的是打钻、出渣一类的重体力活,后来又到新疆在铁路上干活。20年干的重体力活,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不学点技术很难有出头的日子。2009年的一天,他和一块打工的一位河南工友闲聊,得知人家是个种植香菇的能手,因为他们家乡山地气候等条件限制,搞香菇失败了才出来打工。谢向东说自己老家山阳县的气候条件适合搞香菇产业,于是就诚心向工友学习香菇技术。
  2010年春季,为了熟练掌握香菇技术,谢向东回乡拜高坝店镇的香菇种植能手陈开远为师,虚心学习香菇技术。接着,谢向东向村党支部讲了他想回家发展香菇产业的想法,村支书陈炳军非常高兴,帮助他租了场地。当年5月,谢向东第一次加工了1万袋香菇。但由于技术不过硬,香菇袋料在蒸汽杀菌过程中温度没有把握好,灭菌不彻底,1万袋香菇坏死了6000袋,虽然初次尝试失败了,还给他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谢向东没有放弃。
  2011年,谢向东加工香菇1.2万袋,他总结了自己第一次的技术失误,在河南师父的指导下,严把香菇杀菌关。袋料灭菌是个非常辛苦的力气活,又是个比较难掌握的技术活,灭菌过程的成败是能否做成袋料香菇的关键。1万多袋香菇袋料要用大锅炉连蒸4天4夜,谢向东啥苦都吃过,他就没日没夜地守在锅炉旁,认真做好蒸汽杀菌工作,一刻也没有离开,直到把菌袋蒸得变成了栗子色,杀菌成功他才稍稍喘了口气儿。他精心做好日常管理,香菇长势良好,当年收入10多万元。
  香菇产业使谢向东回乡创业获得了成功,他逐年扩大规模,到今年已经发展香菇3万多袋,毛收入达到30多万元。在秋冬季香菇收获期,他的菇场每天用劳力20至30人,最忙时达到50多人,村里的乡亲们在家门口挣上了工资。他还带动村里8户村民从事香菇种植,现在全村香菇专业户有10多户,年加工香菇22万袋,收入达到了230多万元,使岬峪沟村成了山阳后起的香菇专业村。
  在银花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谢向东家从该村水、路不通的沟垴搬到了沟口的移民新村。有了香菇产业,他不再外出打工,还可以照顾生病的父亲。下一步,谢向东打算再在村里发展五六户乡亲搞香菇产业,他计划明年再租几亩地,加工香菇5万袋,带动村里更多的人走上富裕路。
 

  • 相关阅读
  • 西河村蚕桑业收入48万元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雷 鸣)随着今年洛南县蚕茧收购结束,四皓镇西河村传来捷报,西河村蚕农养蚕320张,产收蚕茧13吨,实现经济收入48万元,产量产值再创新高,连续10年摘取洛南蚕桑生产重点村、排头兵桂冠。...

    时间:11-10
  • 经营花卉园 年赚一百万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赖光全 侯卫峰)柞水县下梁镇沙坪村村民李明中专毕业后,在外地打过零工,经营过鲜花批发,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近年来,他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机遇和节日花卉消费...

    时间:1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