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商南:优化环境为民营实体经济发展助力

商南:优化环境为民营实体经济发展助力

2015-08-06 08:31:31

来源:陕西日报

   “去年年底我家的种植养殖场获得了市级示范专业大户命名,我就寻思申请个家庭农场,没想到不到两天时间就取得了营业执照,还是全县第一户的家庭农场,真是太好了,真得谢谢你们!”家住商南县富水镇茶坊村村民刘奇明在县党务政务大厅工商注册窗口领取了商南县利明生态养殖家庭农场营业执照,老刘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商南县积极落实“先照后证”、“宽进严管”、“注册资本认缴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企业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制度、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等商事制度改革政策,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便捷登记条件,打通工商部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激发了社会创业激情,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成为新常态。

  该县大力推行“零成本”创业、“零障碍”服务、“零收费”登记,破除一切阻碍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障碍。严格实行“非禁即入”,变“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等登记条件,严格执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的扶持政策,设立注册登记咨询窗口,开辟“直通车”,实行服务“零距离”。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登记时间缩短至3-5个工作日,名称登记、备案登记、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都当场予以办结。全面停收了注册登记费、证照费、年检费、档案查询费等,实现了工商业务零收费。

  登记注册速度像“坐高铁”。办理企业审批的杨先生向记者讲述,去年他来办审批跑了好几趟,用了一个多星期。没想到这次来,两天就办好了所有手续。记者在商南县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前看到,虽然等待办事的人很多,但办理进程却非常快。

  商事制度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极大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该县共有市场主体8586户,市场主体发展指标综合排名占全市第一,按照商南人口平均计算每26人中就有1个“老板”。(段彬 周烨明 代绪刚)

  • 相关阅读
  • 镇安实现搬迁户家门口就业

      如何让搬迁户实现增收致富,是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镇安县面对移民户创业无资金、就业无技能、致富无门路的“三无”困境,在移民户入住之前,着手对移民安置社区所有住户的生产生...

    时间:08-06
  • 镇安整合资源资助千名贫困大学生

      日前,镇安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整合一切救助资源,全力救助困难大学生。  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为民解困,圆梦大学”活动。成立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宣传部、民...

    时间:08-06
  • 商南县过风楼镇“民情背包”背民情 民事代办解民忧

      “这个背包叫民情背包,每次下乡走访都要背上,感觉不仅背包厚实了,自己与村民的关系也融洽了。”商南县过风楼镇包村干部胡平对记者说。  记者在他的背包里看到,有一本《民情日记》,记着一件件与...

    时间:08-06
  • 陕南水乡丹凤县传出一个好声音:建章立制让“好人有好报”

      这几天,陕南水乡丹凤县传出一个好声音:对身边好人的关怀帮扶工作机制正式启动。对具有本县常住户籍、或暂住在本县、或工作在本县、或事发在本县的身边好人与生活困难的身边好人,进行关怀帮扶。  一个榜样,...

    时间:08-06
  • 迁安避灾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清水秀,艳阳高照,七月的陕南大地风景如画,生机勃勃,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了位于我省东南部,秦岭腹地的商州区,实地采访移民搬迁工作,所经之处,已建成的移民安置小区鳞次栉比,在建的移民安置点热火朝天,...

    时间:08-06
  • 核桃是如何变成金蛋的

      盛夏的洛南,骄阳似火,而与这火热天气相映衬的,是洛南红红火火的核桃产业。7月30日,记者在洛南县石坡镇罗窑村四组村民樊喜平家门前看到,300多棵核桃树遍布他家房前屋后、路边地畔,樊喜平说,去年,核桃给他...

    时间:08-06
  • 商南在农村建设22个人工湿地 2个已投入运行

      8月2日,位于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吉河社区前坪移民小区的人工湿地建成后注水投用,小区100户农家乐及周边村民的生活污水开始了无害化处理。今年,商南县按照示范带动的思路,在全县农村建设22个人工湿地。  据悉...

    时间:08-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