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镇安实现搬迁户家门口就业

镇安实现搬迁户家门口就业

2015-08-06 08:34:10

来源:陕西日报

 

  如何让搬迁户实现增收致富,是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镇安县面对移民户创业无资金、就业无技能、致富无门路的“三无”困境,在移民户入住之前,着手对移民安置社区所有住户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兜底性”摸测。通过分门别类,识别每一户群众的收入类型,分类指导,施于相应的工作措施,力求用精准扶贫的思路,发挥农村低保、社会救助、劳动力就业和综合扶贫有效衔接的综合扶贫效应。以花园社区中小企业孵化园、仿古商业街、游客接待中心为平台,策划建设20栋3.6万㎡的中小企业孵化园标准化厂房。目前,已有8家知名企业入园投产,还有12家企业签约落户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二期工程全面竣工后,年创产值2.5亿元,利税0.5亿元,可安置移民户就业4650人,创劳务收入1.25亿元。

  通过引导土地向大户和园区集中,做大做优做强临近村组的现代农业观光园、设施农业示范区、畜牧养殖小区等产业园区,引导无技术专长的社区中年居民入园就业,深入开展“雨露计划”、“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等技术培训,大力扶持“镇安家政女”、“安业清真餐饮”等劳务品牌建设,让大量有技能的年轻人出外打拼创业;与此同时,还通过购买社区管理服务及设置公益性岗位,解决搬迁户中“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通过这些综合扶持就业政策措施,使社区居民形成了“住在山下、增收在山上;住在县内、增收在县外;住在城镇、增收在企业;住在社区、增收在园区”的增收致富新格局。(张力)

  • 相关阅读
  • 镇安整合资源资助千名贫困大学生

      日前,镇安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整合一切救助资源,全力救助困难大学生。  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为民解困,圆梦大学”活动。成立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宣传部、民...

    时间:08-06
  • 商南:优化环境为民营实体经济发展助力

      “去年年底我家的种植养殖场获得了市级示范专业大户命名,我就寻思申请个家庭农场,没想到不到两天时间就取得了营业执照,还是全县第一户的家庭农场,真是太好了,真得谢谢你们!”家住商南县富水镇茶...

    时间:08-06
  • 商南县过风楼镇“民情背包”背民情 民事代办解民忧

      “这个背包叫民情背包,每次下乡走访都要背上,感觉不仅背包厚实了,自己与村民的关系也融洽了。”商南县过风楼镇包村干部胡平对记者说。  记者在他的背包里看到,有一本《民情日记》,记着一件件与...

    时间:08-06
  • 陕南水乡丹凤县传出一个好声音:建章立制让“好人有好报”

      这几天,陕南水乡丹凤县传出一个好声音:对身边好人的关怀帮扶工作机制正式启动。对具有本县常住户籍、或暂住在本县、或工作在本县、或事发在本县的身边好人与生活困难的身边好人,进行关怀帮扶。  一个榜样,...

    时间:08-06
  • 迁安避灾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清水秀,艳阳高照,七月的陕南大地风景如画,生机勃勃,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了位于我省东南部,秦岭腹地的商州区,实地采访移民搬迁工作,所经之处,已建成的移民安置小区鳞次栉比,在建的移民安置点热火朝天,...

    时间:08-06
  • 核桃是如何变成金蛋的

      盛夏的洛南,骄阳似火,而与这火热天气相映衬的,是洛南红红火火的核桃产业。7月30日,记者在洛南县石坡镇罗窑村四组村民樊喜平家门前看到,300多棵核桃树遍布他家房前屋后、路边地畔,樊喜平说,去年,核桃给他...

    时间:08-06
  • 商南在农村建设22个人工湿地 2个已投入运行

      8月2日,位于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吉河社区前坪移民小区的人工湿地建成后注水投用,小区100户农家乐及周边村民的生活污水开始了无害化处理。今年,商南县按照示范带动的思路,在全县农村建设22个人工湿地。  据悉...

    时间:08-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