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吊装?”一个中年男人问章新。在中年男人“征求”章新意见的同时,他两个同伴的行动却“没有征求意见”,两人正不由分说地从车上往下搬水泥。
“多少钱?”章新没有阻止,他明白拒绝是徒劳的,惟一可谈的只是价钱。
章新的新家在顶楼18层,按照“楼霸”的报价,章新所有运料需要交吊装费用将近6000元,在讨价还价后,最终敲定5600元。
有过装修经验的章新算是识相的。他听说,曾有矮层的年轻业主执意使用自己雇的工人,结果工人被小区内的吊装工赶跑,年轻业主遭到威胁,无奈之下还只能选择吊装。
《法治周末》记者在清华苑小区随机走访的诸多住户中,仅有两位业主由于装修早,吊装队还没有“移民”到该小区,从而省去了吊装费,其余业主的装修都逃不开吊装“服务”。由于楼层不同,吊装所花的费用大概在2000至6000元之间。
家在4单元的业主孙奇由于工作忙,无瑕顾及装修,便全权委托了一家装修队来操作。在装修队给孙奇提供的报价表中,就包含了吊装费用一项。
在与装修公司协商装修费用时,孙奇惟独没有对“吊装费用”一项提出异议。他认为装修公司的说法很实在:“我们提前和小区楼下吊装队咨询过价钱,你们家在高层,吊装费用大概在4000元,吊装队和我们谈的价钱是最低3500元。如果你可以接受,我们就提前联系吊装;如果不行,你自己想办法运材料,我们也无能为力。”
在装修期间,有相当多的业主选择了小区内吊装队的“套餐”服务,即购买吊装队的水泥、沙子等建材,这样可以享受吊装费用的若干折扣。
“其实吊装完全是不需要的,我们可以通过电梯把材料运上去,根本没必要多出一笔开支。”孙奇说,“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帮人(吊装队)都不是好惹的”。
在接受不公平的服务或全力抵制之间,更多的业主选择了前者。
物业与吊装队疑有“默契”
2009年11月,为了躲避吊装队提供的“服务”,清华苑小区的业主谭胜建经常在晚上搬沙子。但这招很快就不灵了,他发现吊装队甚至在晚上也派人守在了电梯旁,只允许人乘坐电梯。
据业主反映,2009年10月前后的装修旺季,经常有人在电梯旁闲站,“控制电梯”正是“楼霸”强迫业主选择吊装的伎俩之一。有业主调侃说:“给他们一身制服,就是物业公司的电梯员,其认真负责的态度超过所有正规军。”
颇值得玩味的是,作为管理小区、服务小区的物业公司,却一直没有约束小区内吊装队的行为。
有业主曾对物业公司反映过吊装队“霸占”电梯的情况,但物业公司一直无动于衷;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甚至还对该业主表示,每个单元只有一部客用电梯,本来就不允许搭载装修建材,有人管也是好事。
物业公司对吊装队暧昧不明的态度,让业主纷纷怀疑———之所以物业公司对吊装队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是因为“两者存在某种默契”。
但清华苑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却对《法治周末》记者诉苦说:“‘楼霸’面前,我们物业也是受害者!”
不过,该工作人员对记者称,至今他们并没有发现“楼霸”的存在,也没有接到任何业主反映小区内吊装队强买强卖的举报。在物业公司看来,任何业主和吊装队的吊装行为都是自愿的,物业公司无权干涉。
而业主关于小区内电梯被“禁用”的描述,被物业公司解释为“不准确”。该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规定,客用电梯不能搭载大型建材,“我们没有发现‘有人看守’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