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亿元时代”

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亿元时代”

2013-10-16 14:55:24

  苏富比5日晚间响起的阵阵掌声和惊叹,簇拥着中国当代艺术迈过亿元关口。1.8亿港元——中国艺术家曾梵志,用《最后的晚餐》将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推向最高。

  这幅来自尤伦斯夫妇收藏的《最后的晚餐》创作于2001年,是曾梵志《面具》系列中尺幅最大的作品,长4米、高2.2米,作品取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同名壁画,有评论称其捕捉了中国社会在1990年代商业化浪潮中发生的巨变。

  此前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世界纪录由张晓刚1988年画作《生生息息之爱》保持,在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拍会上,其以7906万港元成交。

  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拍卖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中国当代甚至亚洲当代艺术终于迈入亿元大关。之前虽然预期会希望破大关,但没想到这么高。因为这件作品起拍金额较高、作品尺幅较大,所以有意向的藏家不多。”林家如说。

  生于1964年的曾梵志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作品受到美术机构和评论家的广泛推崇。相关评论认为,他的作品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观察社会、审度内心,又以出众细腻的技法呈现艺术魅力。

  对此破纪录的天价,“不一艺术”艺术总监何莹指出,任何板块里最好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价格,总是会不断增长。

  “曾梵志无疑是中国当代艺术板块最受东西方艺术市场和藏家认可的艺术家,而且除了绘画实力,他本人也颇具商业敏感性,《最后的晚餐》又是他的顶级佳作,这个价格属于合理。”她说。

  “资本追逐艺术是对艺术家在艺术史上地位的信心,和对艺术作品的认同。”99艺术网董事长兼CEO杨凯说,“香港秋拍首日整体表现很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说明中国经济开始稳步上升,大家对艺术品的认同也更加强烈。”

  5日全面拉开帷幕的香港秋拍,苏富比、保利香港、中国嘉德进行的多场拍卖都取得不俗成绩:保利和嘉德首日总成交额均超过3亿港元,“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晚间拍卖”更创出亚洲历年来同类型晚间拍卖会的最高总成交纪录--11.3247亿港元,作品成交率90.2%,11位艺术家刷新其个人单件作品的最高成交纪录。

  而对“亿元时代”到来是否意味中国当代艺术进入新的繁荣期,业内人士大多持谨慎乐观态度。

  有业内人士评论认为,纪录被打破标志着亚洲当代艺术的市场节奏和可能性被重新打开,但这并不是指所谓亿元作品会越来越多,相反亿元仍将是极度稀缺的现象。

  实际上,自去年年底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以来,当代艺术板块的表现较为一般。何莹认为,尽管“亿元时代”确实到来,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否回暖还不得而知。

  “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主要还是掌握在西方博物馆和策展人手里,但大买家却转向更多中国机构与个人。”何莹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回暖与否,与中国经济与政策变化很有关系,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税收政策更加优惠于中国当代艺术,那么市场将会回暖。”

  林家如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整个市场的趋势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注重作品的质量而非知名度,大家应该保证乐观的方式,但仍需谨慎而行。(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当代艺术果真咸鱼翻生吗

      10月8日,香港苏富比秋拍落幕,总成交额为41.9亿港元,刷新了国际拍卖行在亚洲的最高总成交纪录。其中,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1.8044亿港元成交,创造了亚洲艺术家作品拍卖纪录。在经历了去年的“滑铁卢...

    时间:10-14
  • 早期油画完胜当代艺术 工薪族收藏或成新炒点

      曾几何时,拍场上满眼所见皆是看不懂的当代艺术,看不懂还不能直说,怕人笑话没“文化”,恐慌与艺术、市场脱了节,跟不上潮流。双耳听到的皆是动辄千万元的大货,花百十万买当代艺术作品,都不好意思...

    时间:09-30
  • 武汉籍画家曾梵志再成“中国最贵当代艺术家”

      近日,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ArtPrice发布了香港当代艺术拍卖排行榜,这个涵盖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香港当代艺术十佳拍卖的榜单显示,今年风头正健的武汉籍画家曾梵志稳居第一。  昨日,记者根据榜单统计,香港...

    时间:09-16
  • 当代艺术品将有身份证

      真的还是假的,大概这是艺术品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艺术品有了一套完整的“身份编码”,真假之辨也许就能有据可查。8月28日下午,“诚信与传承”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论坛暨“中...

    时间:09-05
  • 当代艺术还要不要思考和研究形

    “形式”作为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似乎只与现代主义发生关系,而进入当代艺术之后,人们谈论的更多是“观念”而非“形式”。...

    时间:06-26
  • 徐子林:当代艺术集体沦陷和艺术区衰退

      最近媒体发布2012年艺术市场回顾的文章,多从负面角度列举了艺术市场中的种种不端和不可告人的黑幕交易。相信很多人看了不免对艺术市场心灰意冷,实际上大可不必。就如大家调侃“刷微博觉得中国马上就要毁灭...

    时间:02-18
  • 中国当代艺术如禅宗学佛

      梁启超对禅宗学佛的品评,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从前学佛,守律读经,毫无生气。禅宗学佛,不必识字,乃至不必严守戒律,佛教的门庭,大大的打开了。不过真的固然多,假的亦不少。从前还要读书,还讲...

    时间:11-16
  • 宋庄艺术生态大调查:当代艺术家纷纷出逃

      几年前的宋庄,因为纯粹的艺术,而被从各地奔来、怀有梦想的艺术家们视为乌托邦,在那里,有租金低廉的工作室,有资深的艺术评论家,有良好的交流氛围。然而,近些年,随着当代艺术发展进入低谷,加之无孔不入的...

    时间:10-23
  • 中国当代艺术品遭遇滑铁卢

      近日,香港苏富比打响今年艺术品秋拍第一枪。可惜,由此树立的行情“风向标”却透露出危险讯号。“当代亚洲艺术”夜场日前总成交额仅为1.3亿港币,上季为2.11亿港币,以F4(张晓刚、王广义、...

    时间:10-19
  • 收藏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收藏”,往往是指将书法、墨宝、画作、玉用各种展架、藏册精心装帧、收集起来。如今,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这样的“收藏”定义似乎有些狭隘。国际上,收藏当代艺术,早...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