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了以上7个可靠坚实的支点,并不意味着“工程”中整个西周列王年代研究工作的终结。按照此前的课题设置,以上的研究成果还需要金文历谱的验证与支持。这一专题交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负责完成。嗣后,为了验证金文历谱的可信度,“工程”还将其排出的王年与西周考古测年结果相对照,发现两者测排的列王年代基本吻合。至此,夏商周断代工程所设置的整个西周列王年代的推算全部完成。
有同志着文说,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扇当代学者开启古老中华文明的窗户,是一种新的关切和拥抱中国上古文明的开端,是一声当代人投给远古历史的呼唤。而这一声呼唤中就加入有我们商洛人民的声音,很值得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行文至此,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我以为虎簋盖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譬如虎簋盖出土时,有配盖而无原器,那么那个失去踪迹的神秘虎簋今天还在吗?它是否还沉睡在丹凤县的某片土地之下?如果它某一天被人们掘开泥土重见天日,是否会带给我们更详细的远古信息?再者,虎簋盖在大陆,师虎簋却远在海峡对岸,两件器物又出自古代同一工匠之手,堪称是有着近三千年宿缘的一对姊妹簋。二者的气息英魂奇巧地能在时空中相会重逢,确实是文物考古界的一番颇带传奇色彩的旷世佳话。时值大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之际,我们是否能够促成这两件国宝级文物真实地上演一出“姊妹相会”的团圆喜剧?倘若如此,那真是六十年沧桑变迁中的一件可圈可点的千秋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