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刘少鸿 贾鹏里 通讯员 权涛 徐世旺)在小河口镇街道村,迎接我们的是53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王传礼。王传礼中等身材,面色黝黑,步履蹒跚,衣着也不讲究,中国农村传统的农民形象。如果不是有人介绍,怎么也不会想到他27年前就带着村民外出务工,而且在突尼斯、老挝、泰国打过“洋工”。今年,街道村300名村民通过王传礼的华阳建筑安装公司联系,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务工,每月稳定收入3000元左右。资料显示,街道村只有285户1095人,预计今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
王传礼12岁时因农田基建受伤落下残疾,没上过几年学。当群众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回到村里担任了村干部。几年间,街道村建起了规模发展的核桃、板栗基地,实施了“五通四改三建”,扩建了村幼儿园,村集体经济积累仅固定资产就价值200多万元,每年净增收入20多万元。村里的党员也从他11年前担任党支部书记时的31名发展到55名。
银花河畔的叶家湾村,是山阳县2012年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村上依托陕西石羊集团的市场优势和技术支持,发展订单肉鸡、生猪养殖,组建了丰态肉鸡养殖合作社,已建成标准化肉鸡大棚5个,年可出栏肉鸡30万只;建成银强养猪专业合作社,现存栏商品猪200头、二元母猪99头、良种公猪2头,年可出栏商品猪1500头。
站在村旁宽阔的水泥路上,两边的太阳能路灯在黄昏依次点亮。镇上干部告诉我们,叶家湾村不光产业发展得好,村容村貌、社会事业、阵地建设也是一流的,这主要得益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叶秋娃发挥的能人带动作用。仅是修复水毁河堤一项工程,叶秋娃就先行垫付了300多万元。叶秋娃多年来在山阳、丹凤承揽通村水泥路工程,是当地有名的大能人。
“3年后,我们的两个合作社每年可出栏肉鸡100万只以上,出栏商品猪4000头以上,真正成为支撑村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身材高大、憨厚可掬的叶秋娃向我们描绘这个村今后的发展前景,兴奋的脸庞写满了自信。
东坡村地处天竺山主峰西麓,是天竺山周边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落,分为前山、后山两个自然形成的村民小组。天竺山景区开发之前,东坡村贫困面貌可以想见。近年来,25户群众办起了农家乐,5户群众散养了8000只土鸡,村集体还组织群众进行野生松籽采收。同时,村上修建了大型文化广场和社区服务中心,绿化、美化、亮化了通村道路,已成为天竺山镇有名的生态旅游示范村。5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乐正海,早年曾在韩城等地务工,也算家境殷实,儿女成家立业后,他就一心扑在村上的公益事业上。“我也没有多少能力,党员群众推选我当村干部,也就是看中我这人公道、热心。”乐正海这样说道,觉得和那些能人党员相比,自己还很不好意思。
群众主体——
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力量
农民群众是推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的创业潜能,尊重农民的物质利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
在银花镇街道村,走过宽阔平整的通村道路,映入眼帘的是新建的移民小区。据镇上负责同志介绍,移民小区项目规划占地50.5亩,可安置660户2510人,建筑风格统一为简易徽派,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已完成建房220户1040人,11月底群众可搬入新居。规划建设砖混结构楼房4排五层,一层为商业用房,其余楼层为移民住房,户型面积125平方米。工程总投资4635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3335万元,国家政策补助和项目配套资金1300万元。同时,统筹考虑社区、卫生院、中心幼儿园、休闲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移民群众的产业发展以商贸、劳务、种植、养殖和特色产品加工等为主,可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