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严晓锋 王昌水)近年来,山阳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举全县之力推进“双高双普”工作,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管理日趋规范,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山阳县先后被省市评为“两基”工作先进县、省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省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省远程教育应用先进县、市优先发展教育工作先进县和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县,高坝、色河等9个镇被命名为省级教育强镇。近日,又被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县”称号,从而成为商洛市首个,陕西省第八个“双高双普”达标县,为推进山阳县省级教育强县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组织 凝聚创建合力
山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调整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持把“双高双普”、教育强县创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教体、财政、城建、国土、公安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山阳县“双高双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实施意见》、《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创建教育强县的决定》、《创建教育强县实施方案》等文件,坚持行政、教育“双线”包抓责任制,县政府与各镇政府、县教体局与各中心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双高双普”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推行“月考季评”机制,定期进行督查评比,年终奖惩兑现。同时,扎实推行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包抓责任制,形成了以教育部门为主,其它部门包抓,县镇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县财政部门优先保障教育经费需求;政法、公安、工商、文广等部门狠抓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教体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国土、城建、交通等部门在校舍建设、交通安全等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各自作用。
加大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全面落实国家教育各项投入政策,确保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和新增财力20%以上用于教育,确保城市教育附加费足额征收并全额用于教育,确保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50%以上用于教育。县上按照“校舍标准化、设施配套化”的思路,坚持以危房改造、配套设施建设、校园环境美化为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县财政先后投入4196万元,对全县70所农村幼儿园和13所中小学校校舍进行新建、改建。同时,针对镇村生源锐减、城区学校生源趋于饱和的实际,投入资金5亿多元,启动了县中扩建和城区三中、城区三小等校建工程,使全县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先后投入1693万元,实施了112所学校附属工程建设;投入1882万元,实施了18所中小学操场软化工程;投入2141万元,实施了全县中小学部室及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184万元,实施了23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站建设,各类学校功能部室、后勤设施基本达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建有数字化校园网和资源库;投入4768万元,在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实施了“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建起了艺术雕塑、喷泉、艺术长廊、文化墙等附属设施,着力改善校园环境,增添校园文化氛围,基本实现教学用房楼房化、部室建设标准化、校园环境园林化目标。
优化队伍 夯实教育基础
山阳县坚持将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教师招聘录用、调配交流、培训考核等归口教体局管理,按照“凡进必考、择优录用”原则,严把教师“入口关”。2007年以来,该县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振兴计划、特岗招聘等途径招录中小学教师1114人,全部分配到农村基层学校和幼儿园任教,解决了基层教师缺编、学历偏低、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坚持开展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岗前培训、高效课堂研讨等活动,不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目前,全县幼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100%、98.1%、99.4%,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4%,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8%,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15.6%,教师岗位合格率达到100%;全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及教师培训率均达到100%,全县现有省级教学能手6人,市级教学能手31人。从2009年以来,择优选派609名城区学校教师到113所偏远山区学校支教,为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大力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承担教改课题,申报国、省、市课题127项,有72项按时结题;申报县级课题立项85项,结题75项;校本课题立项2200项,结题1800多项;征集各类文本类成果6800篇,电子类成果1200项,其中280项文本类成果和550项电子类成果在中、省、市教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奖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调整布局 整合教育资源
山阳县按照人口发展规划,以及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良好就学环境的现实需求,将全县学校总数由331所调整到192所,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中小学校布局基本趋于合理,中小学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特别是今年启动实施的县中南校区、城区第三小学、县第二幼儿园、城区第三初中等校建工程竣工后,城区将形成“一职一高二园三小四中”的办学格局,县城中小学校学生规模可达到2.7万以上。近年来,山阳县在“双高双普”的推动下,全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学前教育健康发展,高中教育快速发展,职成教育创新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无辍学现象,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85%以内。全县公办幼儿园发展到59所,民办幼儿园发展到20所,学前一、二、三年幼儿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5.4%、90.04%、86.2%。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42%。该县的高中教育发展成效显著,山阳中学南校区建成后办学规模可达到6000人,漫川中学省级标准化高中创建已顺利通过评估验收,中村中学正在积极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该县2012年高考二本上线1934人,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