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2009年,张勇放弃当时的高薪工作转身养老市场,他从珠三角到长三角,考察了上海、苏州、南京、合肥等地的养老市场和养老前辈,最后选择了在南京正在开办社区托老所的同学,开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托老所。为了提倡快乐养老的新理念,他为自己的机构取名“快乐谷”,提倡“真心对老人好”。然而这个社区托老所终因房屋条件所限,消防通道这块硬骨头啃不下来,最后倒闭,他和同学也由此分道扬镳。这也是他至今卡在心里的结儿。
2011年5月,经过多方走访考察,张勇把“快乐谷养老院”定址于玄武区孝陵卫双拜巷3号,这是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花园院落,院内绿树成荫,鱼水嬉戏,空气质量非常好,又紧邻地铁2号线、南京理工大学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城里闹中取静。“如果能与这家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就可以解决老人看病难题。”张勇很是兴奋,他拿出近100万元的积蓄,在院内精心设置了“娱乐大厅”、“品茶室”、“理疗室”、“便捷超市”、“学习长廊”等公共空间;邀请专业营养师定制健康营养膳食谱等。去年9月,养老院正式开张。
他最近连续在全国各地跑,希望在气候适宜的城市,实现南京老人和当地老人的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他在家乡四川青城山脚下,如今已觅得一块农家田园式的风水宝地,与当地朋友合作经营,每年拿出几个月向南京快乐谷养老院老人开放;同时还决定在海口市,选择一些常年空置不用的旅馆和楼宇,以租赁的方式为南京老人实现季节性的异地养老。
“我还年轻,为老人打造或者创造新型养老方式,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打磨检验。”
专家点评>>>
提升入住率 再询问个性需求
张勇自千里之外的四川选择支持南京的民间养老,拿出百万元的积蓄为老人快乐生活,多不容易!但眼下既要看到大的消费市场,更要看到当前富裕老人和拮据老人并存,养老仍然停留在“实惠”阶段。
大学生办养老,充满激情和速度,起点有了,凝聚着好的硬件和服务理念,更需要琢磨老人真正的“个性化需求”在哪里。(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