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面有一个私立的幼儿园,收费贵点,老师的素质也一般。附近有村镇办的幼儿园,那就更一般了。”张女士说,后来本着就近原则,还是让孩子上了小区内的幼儿园,但跟自己很多同学的孩子一比,别人要么上的是老城区历史悠久的公办幼儿园,要么上的是贵族式的私立幼儿园,张女士内心就觉得对儿子有愧疚。于是,夫妻俩就开始谋划在老城区买一套学位房,等孩子上小学那会,就奋起直追。
“一套房少说也要一百万,那时我们番禺这套房还没供完,我们就开始准备首期。”张女士说,幸而2009年买这套学位房的时候楼市还没有开始限购限贷,她的第二套房首付给了三成,“要是换成现在,首付要给到六成,我们还怎么买得起啊。”很多学位房都是家长们的二套房、甚至三套房、四套房,这是不是意味着只有“拼爹”拼成功的孩子才能上名校?那所谓的教育均等化又从何谈起?
“我只能说我们算是幸运的了,我们有这个经济能力。谁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嘛。”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一家人周一到周五住在孩子上学这边,周末才回番禺。她打算等孩子顺利升上初中,考虑把这套学位房卖掉,一来房子太小太旧住得不舒适,二来房子转手卖出去,这个投资回报可是很丰厚呢。张女士心里这把小算盘打得够响的了,只是那些买不起学位房的家长看到这里,不知会作何感想?(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