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课程是后续的学习和充电过程,很多企业家可能经验足够丰富,但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读EMBA可以从高端决策层面锻炼思维能力。”西安一家高校的EMBA招生人士如此说道。
“去了才知道什么叫做一览众山小,才知道自己对于国家民族要担负的责任。”前述曾在清华就读EMBA的陕籍人士谈及求学经历依然感慨,“知识和人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境界和格局提升了。”
而对于读EMBA就是“交朋友,结人脉”的说法,不少商学院也并不回避。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上大学看学校、考研究生看导师、读EMBA看同学”。在不少EMBA的招生简章当中,就明确提出,“学员与来自不同行业背景的高层管理人员同堂学习、相互交流、增进合作、促进友谊,建立人脉关系网络。”至于一线EMBA价钱越高越被追捧,在一些人看来,那是因为学费越贵身价越高,这样的人脉资源就越有效。
“更主要是,有相同或类似背景的企业家聚在一起更能碰撞出新的创意和思路,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西北大学一位老师说,“很多时候,你自己并不会系统地思考企业的发展,而上学则提供了一个强制思考的过程,同时老师和众多学员的参与,对你来说会是免费的企业战略咨询。”
事实上,由于学员们来自不同领域,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了全方位了解,很多学员在生意上找到了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并开始合作。“在我们班上,就有一位从事房地产的学员经常为资金发愁,通过一起上课认识了担任一家银行高管的同学,双方的互信很快就成了合作伙伴。”一位陕西本地的EMBA学员说,“一位做服装的学员发现,另一位企业家正在为给员工订做什么服装发愁,同学之间更好交谈,很容易就找到了生意。还有一个案例是,两位学员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了可以联合投资的新项目,两人都做股东,利用各自优势做成了一单新项目。”
“其实以前也有类似的交流平台,比如打高尔夫、参加高端会员俱乐部,但读EMBA班以后能在学习中沟通,同学交流起来更加方便,学课程的过程中看到问题后各自的角度,就可以增加认识。”西北大学的一位老师说道。
记 者 说 话
让八卦止于“八卦”让商学院回归“商学院”
“某商学院EMBA 2013级报名结果出来了,没有男生!”上周五,这条被称为“商学院悲剧”的段子在微博上再次不胫而走,引来转发过万次。近期类似的网络段子屡见不鲜,堂堂商学院一下子卷入了八卦传闻的漩涡。
无风不起浪,民间的八卦传言,一般在现实当中都有迹象,但是作为商学院显然不愿对此多谈,也并不为意。“从个人了解到的情况看,学员们讨论王石婚变的也很少,只是会私下里互相发短信,说笑或调侃,还没有读了EMBA之后家庭重组的。”一位西北大学的EMBA老师笑道。
中欧商学院资深公关传播经理袁梅女士在电话中半开玩笑地说,学校还没有统计过学员生源地等,学员的平均年龄都是40岁左右,根本没有田朴珺那样年轻的学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育一位相关人士更是表示,他们并未统计过女学员比例,也不知道王石婚变跟EMBA的关系。八卦尽管疯传,但八卦只能是“八卦”,茶余饭后一笑而过,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过于较真,反而没了意思。
不过,尽管“躺着中枪”跌落至八卦界,但是商学院的EMBA学费却并未停下上涨的脚步。在长江商学院官网上,2013级EMBA班的学费是68.8万元。而据资料显示,长江商学院EMBA班2009年学费为52.8万,2010年为58.8万,2011年为62.8万,2012年为65.8万,学费年年看涨。同样的,中欧商学院2012级EMBA班学费为53.8万元,而2009年学费仅为36.8万元,3年上涨了17万,其他商学院的EMBA费用也多有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