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魏子涵采访了四位同学,被采访人均表示压岁钱主要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及书籍。
小记者高晓艺的调查对象是这样安排压岁钱的,“1.用一部分钱交杂费和学校订杂志的费用;2.希望住院的外公赶快好起来,用一些钱买水果去看望外公;3.留一些钱存入银行,到以后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4.自己少留一点钱,买些学习用品或者捐款给希望工程,帮助贫困山区的同学们。”而高晓艺本人的计划是:“1.准备买一些学习用具捐给东郊福利院的那些孩子们;2.给自己买开学的学习用具;3.也想给自己买几本书或玩具;4.剩余的交给父母给自己存起来以备上中学时用。”
声音
教孩子投资理财
在压岁钱的支配上,除了一般消费外,单纯的储蓄渐渐开始走向多元化。一位小记者写道:“听爸爸妈妈的建议我已经办理了个人银行卡,想买理财产品。由于我未满16岁,没有风险评估能力,所以跟爸爸、妈妈商量后决定将钱交给妈妈,无论是买理财产品还是由爸爸、妈妈投资,他们都必须经我同意并付给我所得收益。”而小记者的采访对象今年虽然只有十岁,但他的压岁钱由妈妈都给买了保险,到今年为止,他的保险现金值已经三万多元了。
小记者刘雨晴在采访中发现,小学生认为“压岁钱”的10%应由自己支配,其余90%上交家长保管,用作缴纳学费、购书及其他学习资料和用品;中学生认为应该拥有“压岁钱”25%到30%的使用权,用来上网、购买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同学好友之间礼尚往来及购买学习用品等,剩余70%至75%交由父母保管。小记者刘雨晴准备给自己留下100元,其余的让妈妈存入个人大学基金卡(一张理财卡)。(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