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李邦权 王立荣)“在我们农村看来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东西,像小磨豆腐、豆腐干、山野菜、核桃板栗、木耳、香菇、天麻,还有一些杂粮等,想不到在城里都成了香饽饽,他们都出高价钱来购买,连一些小青菜他们都要,说是原生态无公害。”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六组村民周长友兴奋地说:“我爸70好几了,重活做不了了,一天在房前屋后鼓捣一些青菜、蘑菇,再和我妈一起做一些豆腐,豆腐干每天卖卖,每月竟有1000多元的收入,基本上不用我的一分钱。”
像这样靠农副产品销售补贴家用、增收致富的户,在下梁镇比比皆是。近几年来,随着旅游景点建设步伐的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就成为了该镇主抓的重点,而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正是该镇向外推出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为了达到以旅游促农副产品销售、以无公害的绿色农副产品销售促进旅游的良性循环目的,该镇一方面抓住旅游景点38个农家乐的改造,并开展农家乐从业人员厨艺、卫生和文明礼仪等培训,共计培训人员300余人,以当地的土特产为食材,保证游客吃得着,吃得好,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一方面对新近开发的深受游客喜爱的柞水豆腐、豆腐干、山野菜、核桃板栗、木耳香菇、天麻、小杂粮等农产品进行精包装,打造品牌,保证游客买的放心,吃的健康;一方面抢抓休闲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机遇,开发发展小而精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让深山里的农副产品走出深山,走进城里,走上健康美食的餐桌,吸引更多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