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6月11日三版刊载了题为《清泉村这对新人结婚不收礼》一稿,文中介绍了镇安县米粮镇清泉村青年王敏和姜波宏喜结连理新事新办,男女双方均不收礼的消息,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充满正能量,不由得想为他们的行为点个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发达、经济的富裕、条件的改善,广大老百姓过起了好日子,但是老百姓在生活上,人际关系上不断讲究起来。自然,请客送礼是免不了的,可是,送的名目也越来越多,请的客越来越多,送的礼越来越大,过去仅仅局限于红白事筹办的范畴,现在扩大到生日乔迁,满月聚会,各类纪念日,送礼又有攀比,过去送个三五十块钱的,现在三五百元;办酒宴也有攀比,办的桌席少了,觉得没有人气,办的酒席多了,又担心没有这么多人来;酒席也越来越讲究,档次越来越高,礼数越来越多。总之,办酒席的人累,送礼的人也累,人情债还得也累,其结果必将陷入恶性循环。
为了倡导新事新办,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镇安纪检监察部门在去年全县农村试点红白理事会的基础上,今年扩大到城区和全体干部职工中,镇安青年王敏和姜波宏新事新办,就是该县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体现。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实施,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引导他们的好做法和好典型,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向前发展。商洛日报(周亚红 谢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