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工作,让我们的城市天天美丽。
山城灯火阑珊中,环卫工人还在忙碌着。
商洛日报(文/图 记者 张 萍 吉文艳 通讯员 朱恢军)
清晨,曙光初现,将明还暗,启明星眨着惺忪的睡眼,在大街,在小巷,三三两两桔黄色的斑点,伴着一团浅黄色的晨雾在闪动。山醒了,水醒了,山城柞水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是谁干净了每一寸土地?是谁靓丽了这新的一天?是那闪动着的桔黄色精灵,是我们城市美容师们辛勤汗水的结晶。
爱岗敬业作表率
今年49岁的郭怀兵是柞水县干佑镇人,2004年被聘请到柞水县干佑镇城建所工作,成为一名清扫工人。10年间,路段几经调整,职务几经变动,但他一直奋战在城建环卫的最前线。年年“先进集体”是对他带领的环卫队伍的肯定,多次“先进个人”是对他勤奋工作的认可。
郭怀兵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却时刻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信心和决心。他最初参加环卫清扫工作时负责的清扫路段是八一路,摊点杂乱,剩菜残羹,任务很重。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他每天凌晨起床,披着星辰去扫地,一天作业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
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的路面,郭怀兵工作起来都是一丝不苟。遇到有车辆停靠在路边时,他总是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把车下的垃圾扫出来,不留清扫灰痕。清扫道路两侧边沟时,若边沟被堵塞,他就用手把边沟缝隙中杂物抠出来。多年的清扫让他摸索总结出一套清扫经: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这清扫经一念就是10年,天天念,天天干,干不好,就是寝食难安。他手执扫帚十年如一日,扫地面积共达264万平方米,扫秃了的扫帚共计300多把,枯燥的数字就是他爱岗敬业的证明。
默默无闻守一线
群众生活要舒适干净的卫生环境,经济发展离不开五花八门的街市门面。而汇聚了最集中的人口、最多摊点的地方往往就是一个行政辖区的脸面——县城。治理城市“脏、乱、差”,清理占道经营“牛皮癣”,规范宣传广告牌匾,这些在常人看来轻松的活计却让郭怀兵费尽了心思。他总是起早贪黑,对主要路段坚持步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个死角。
一次在巡查过程中郭怀兵发现一处下水道堵住了,他艰难地撬开井盖,一股呛人的气味迎面涌上来,忍着扑鼻难闻的气味,他用铁锨一点点地把粪便、淤泥、碎砖、杂物掏进粪桶。他的高筒靴灌满了粪水,身上、脸上沾上了粪便,氨气熏出的眼泪与满脸的汗水混在了一起。突然,他身子一歪,晕倒了,后在西京医院重度监护室昏迷了13天,睁开眼还以为在街上呢,关心的依然是街道卫生。
尽职尽责建家园
环卫工人是辛苦的,他们几乎没有节假日;环卫工人是高尚的,他们坚持从事着一般人最不理解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很苦、很累,但是他们心里很甜。他们深深地知道,正是有了他们辛勤的劳动,城市的生活才会秩序井然。有人贬低他们,说他们很脏,整日与垃圾为伍,灰头土脸。但我要明白地告诉你,他们的内心世界最干净,一尘不染。有多少好人好事就发生在他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