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记者 吉文艳 张 萍 通讯员 王 维)在年轻人都涌入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来自繁华大都市西安的大学毕业生陈圣禅却选择到农村创业,2013年6月份大学毕业后在柞水县下梁镇办起了特种动物养殖场,打造属于自己的“孔雀观光园”。
陈圣禅今年24岁,是个地道的城市娃,却对养殖业有着浓厚的兴趣。2010年高考时,陈圣禅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当录取通知书下来时,陈圣禅傻眼了:录取他的居然是西安工程大学机电系。面对不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陈圣禅没有自暴自弃,他在课余找来养殖业书籍自学,选修学校的养殖业课程。2011年,通过自学陈圣禅考取了畜牧兽医证。
陈圣禅的父辈是做边境贸易的,创业的想法一样深深根植于他的内心。“我目睹了父辈创业的艰辛和成功,他们的一生是精彩的,我也想精彩地活着,哪怕忍受常人不能受之苦。”陈圣禅告诉记者。特种养殖在西北地区还是朝阳产业,陈圣禅决定从事特种养殖业。上网查找特种养殖基地、利用假期只身前往考察……当别的同学都在四处投简历找工作的时候,陈圣禅不慌不忙地做着创业准备。创业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个年轻的小伙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吃过不少亏。陈圣禅说,一次他从网上查到山东某公司养殖孔雀5000多只,便即刻动身前往考察。可当他赶到山东时,却发现那家公司养的孔雀实际只有几十只,信息严重失实。不过这次亏也不算白吃,陈圣禅发现全国养孔雀的不少,但上规模的屈指可数,市场供不应求,这坚定了陈圣禅养孔雀的决心。2013年2月,趁着实习的机会,陈圣禅到广州开办的孔雀养殖场学习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从孵化到幼仔、断喙、配饲料、打疫苗、清理圈舍,陈圣禅跟着技术员逐步掌握了养孔雀的全部技术。
柞水县下梁镇金盆村地处秦岭腹地,纯天然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特种养殖的绝佳场所。陈圣禅一来这里就被肥美的草木和纯净的泉水所吸引,他租了6000平方米的土地,盖起了圈舍。但由于对当地的气候不了解,陈圣禅不敢贸然引进孔雀来养,养了跟孔雀习性相近的火鸡做试验。“山里温差大,早晚要增温,中午要通风散热,我得把温度、湿度、火鸡的粪便及精神状态等记下来。”陈圣禅介绍,现在他养的火鸡成活率已超过70%,6月中旬就可以放心地引进孔雀了。
养孔雀真能挣钱吗?陈圣禅为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雌孔雀两年性成熟后开始产蛋,平均一年产25枚蛋,按一枚市场价150元算,光是蛋就能有近4000元收入;4年以上的公孔雀羽毛可以做标本,一个1.2米的尾羽可以卖到8000元;孔雀肉按目前价格80元算,一只孔雀也值五六百块;粪便经过日本EM菌发酵也可以转为猪饲料再利用,真正是浑身是宝呢。”陈圣禅说。目前陈圣禅的孔雀养殖基地已加入中华孔雀联盟,“我打算打造西北首家孔雀观光园,再办个生态农家乐,做孔雀宴,将孔雀肉带到平常百姓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