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风雨邮路16载

风雨邮路16载

2014-12-04 09:57:06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见习记者 王倩 记者 陈静)11月28日,冬日的早晨寒气凛冽,商州区夜村镇吕涧村里炊烟刚升起的时候,轰隆隆的摩托车声由远及近,苏拥军穿一身军绿色的衣裤骑着一辆摩托车,停在了一家人门前,摩托车的两边挂着装满了报纸书信的袋子,后边的置物架上绑着高高摞起的包裹,“最近的包裹特别多,每天都要抓紧时间跑。”苏拥军从袋子里抽出一份报纸送到屋里去。
  1968年出生的苏拥军,在夜村镇当乡邮员已有16载,这十多年里他一车一人,两包袋,一身绿色的衣装,从原来的乡间小土路跑到现在的通村水泥路,从自行车换到摩托车,从一头乌发跑到鬓角斑白,每天负责夜村镇东片区21个行政村、105个点的报纸和邮件的投递,每天跑约60里的路程,顶风冒雨,按时将邮件送到收货人的手上,从不耽搁任何人,“干一行,爱一行,习惯了就越来越喜欢这行了。”苏拥军的脸颊被骑车时迎面的风击得通红。
  苏拥军介绍说,他小的时候,父亲就是乡邮员,当时特别羡慕和向往父亲可以骑自行车到处走,在心里就有了长大后骑自行车送报的想法。1998年,正好有人推荐,就当上了乡上的邮递员,“那个时候,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可以骑着绿色的自行车,觉得特别有面子。”苏拥军回忆起初入行时的心情。每天8点先在镇上邮局分站分发报纸和邮件,9点出门,到一个村上都有严格的时间段,送完之后村上还要盖章,容不得投机取巧。前些年,信件多,骑自行车又慢,每天送完就到下午四五点了,回去后还要整收报纸,“刚开始觉得很有意思,慢慢的才发现其实要担负的责任很重,也觉得很辛苦,但还是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坚持。”他说,每天沟沟岔岔的风里来雨里去,骑自行车八年间就换了6个车子,2006年换成摩托车后,每8个月就要得换一次车轮胎,目前为止摩托车已经换了4辆。
  由于苏拥军经常来往村庄,为人热心又很负责任,村民都很信任他,托他帮忙捎取东西,甚至托他存取款。吕安正是退休老教师,常年有读报的习惯,十几年来都是苏拥军来送报,一来二去就成了熟人,吕安正介绍说,有次他在地里干活,有他加急的信件,苏拥军送来一看他不在家,就专门跑到地里送到他手上才放心,“真正让我感动,还在坡地里,人家娃跑那么远送过来,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吕安正毫不掩饰他的感动。还有次他需要到镇上存笔钱,却下着大暴雨,正发愁的时候,苏拥军来送报说正好他回镇上,可以帮忙给存钱,第二天再将存单拿回来,吕安正相信这个负责任的小伙子,小伙子也谨守诺言。事后,吕安正逢人便说,苏拥军这个小伙子不错,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便找苏拥军帮忙,他都会一一代劳。
  当问他,每天都是一个人骑着车跑来跑去,在路上的时光孤不孤独时,他憨笑着说:“心里想着有那么多人等着呢,不管是信件、报纸还是包裹,见到我时村民都是充满了期待的,我就一点都不觉得孤独,哪怕是再深的大山、再难走的小路。”

  • 相关阅读
  • 孝心少年祝蓉的一天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李正杰)早上6点起床后,先给患病的爷爷、奶奶端完便盆,帮他们服完药,自己简单的洗漱,就背著书包上学。下午5点多放学,奔跑着回家照看一番爷爷奶奶后,又忙着生火...

    时间:12-04
  • 盘龙寺马铃薯种薯走俏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朱恢军 王 淼)柞水县红岩寺镇盘龙寺脱毒洋芋种植协会10月底回收种薯100多吨,“往年种子一般是明春销售,可今年刚收回来就有人上门来买,安康、山阳、商州杨斜和本县各镇的客户都有...

    时间:12-04
  • 大山里的香菇专家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见习记者 陈 琛 记者 肖 云)商州区牧护关镇秦岭村五组的冯浩峰,正在给我们讲述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他黝黑的脸上满是坚毅的神情,他说:“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带领大家把香菇种好,市...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