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火热的魔芋加工

火热的魔芋加工

2015-01-13 09:39:48

集中清洗魔芋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张 瑞)
  魔芋车间生产火热
  虽然已是寒冬,但丹凤县竹林关镇凯农魔芋精粉有限公司的清洗车间内,一车车的魔芋被倒进清洗池,经过机器清洗去除污泥后,被运到手工操作间,十几个眼睛上戴着宽大眼镜的工人,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用小刀把魔芋身上厚厚的黑皮刮去。据工人说,未经加工的魔芋有毒性,如果不小心将汁液接触到眼睛或者裸露的皮肤,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经过去皮的魔芋,在加工设备中自动切片,经过传动带被送去自动烘干,再经过分检环节,最后被送进研磨机磨成了细细的魔芋精粉。
  企业负责人李书姓告诉我们,凯农魔芋精粉公司建于2010年,是丹凤县唯一一家魔芋加工企业,也是全市为数不多的魔芋加工企业之一。他带我们参观了从魔芋原料到魔芋精粉的整个生产流程。李书姓说,“整个加工过程很简单,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并不高,大多数工人都是就近吸收的农村妇女和富余劳动力。一个清洗工,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因此很多人情愿放弃外出务工而选择来企业就业。”
  带动群众种植魔芋
  眼下正是魔芋加工最为紧张的季节,该公司的150多名工人分为三班,每班8小时不停的满负荷生产,只能满足三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每年可生产魔芋精粉3000多吨。但还有一条生产线空置,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魔芋原料。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用于加工的魔芋原料,主要是从周边镇村魔芋种植户那里收购的。近几年,由于从魔芋种植中尝到了甜头,周边镇村有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发展起魔芋种植,当地政府以公司为依托成立了魔芋种植合作社,加入的农户已有50多户,估计再过一两年,凯农公司的四条生产线就能全部实现饱和生产。
  我们在该公司采访时,不断有魔芋收购商将从农户手中收购的魔芋运进公司,19岁的洪晓明就是其中的一个。洪晓明说,这是他今年冬天最后一次来公司上缴魔芋,也是收购魔芋最少的一次。他说,出去打工人家嫌他个头小,自从和凯农公司绑定了合作关系后,今年已经挣了两万多块钱。他准备用这些钱置办一些过年的东西,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洪晓明这样与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魔芋收购商,全县总共有80多个,他们是魔芋生产加工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正是通过他们,把分散在各地的种植户的魔芋,都集中收购起来。
  采访结束时,李书姓说,下一步,公司打算在该镇洞底新村建一个新厂,利用当地的富有劳力,生产魔芋粉条等系列产品。

  • 相关阅读
  • 活跃在商洛山中的华侨商会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左 京)挥手告别故乡的老树昏鸦,背起载满牵挂与乡愁的行囊,在一个或明媚或阴郁的日子里,启程。怀揣梦想,漂洋过海,去往遥远的异乡,或为求学或为经商或为工作,打拼。随着...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