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养心采石轩

养心采石轩

2015-05-11 08:55:35

  采石轩,系本人书房斋号。初衷以石自喻,取辨集、开采之意,希冀通过读书之道得以加工和打磨而出彩,暗合耕读传家的古训。
  鄙人生在山里,生活工作于秦岭腹地。久与石相伴,情结日深。脚下踩石,睁眼见石,早年与顽石相斗,锤石、炸石、运石、垒石、采石,与石有了不解之缘。我以为石头是有灵性的,只要你热爱她,总是会发现其价值的。石头原本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史书也告诉我们人类在走出森林时即进入了石器时代。石之种类繁多,状态各异,非专着无从说清。现今知石者众,爱石者无数,赏石者鱼龙混杂,各有其长,各有其短,也无须我多嘴。好像还有一部厚厚的的名著的别称也叫《石头记》,看来这石头总会成为人们的说头儿。
  我之所以将书斋取石之意,且看似粗俗、浅薄、直白,缺少文化,雅致不足。殊不知这其中凝结了我对这俗物的见识与情怀。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出生在四面青山,石板铺街的小城,童年走出山城,住进了乡间的石板房,尚未成年就肩扛背驮着石头投入战天斗地的行列,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开矿,开山放炮下矿井,堆积如山的矿石浸透着我的汗水。在乡镇工作的主业也是搬山改水造梯田,靠石头建设新家园。后来进了地委大院,笔下书写的仍是开矿办场、依山致富的“石头梦”。上上下下,出出进进,风雨沧桑中,心中总有一块落不下的石头,去看,去想,去写一曲不了的“石头歌”!
  我常下意识把自己看作一块石头。记得小时候,有大人说我:这娃实的像石头。学校里,老师议论说这学生是一块料(石)。社会上朋友圈中有人讥讽我是瓷石。几十年过去了,我这块石头,在人生风浪中,经历过多少次碰撞打磨,棱角虽日渐模糊,但还没达到“圆抱蛋”的水平;尽管汲取了石头的灵性,却依然坚守着拙朴的本质。正如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我是一个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
  采石轩,也是我的“养心殿”。经数年积累与更替,四个书架满当当。现存四套大学中文系、哲学系、历史系、经管系教材,另有马恩全集、中外文学经典、书法艺术、常用工具书及其他杂书。还有部分本土作者朋友的赠书。虽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困,好在离市图书馆不远,近年来又学会了网上“百度”,书房已成为自己的一方乐土。是我阅读、写作、临贴、上网的好去处,阅读使我增长了智慧,写作让我抒发了情感,习字临贴修身养性,网络世界无所不知、无奇不有。下班、双休日沉浸在书房里不再有孤独寂寞之感。
  特别一提的是,久负盛名的李克昌老先生为书斋题匾,更为这斗室增色添彩。

  • 相关阅读
  • 为儿时的梦想一路前行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马宏涛)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做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能为乡邻造福。她从外出求学,到大山里的乡村医生,再到乡村民营医院院长,激励与督促她前行的,一直是这个朴素的梦想。   ...

    时间:05-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