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秋播期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秋播期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5-09-23 11:52:08

来源:商洛之窗

   商洛之窗讯  洛南县农技中心   梁晓青

  近年来,随着栽培条件、品种布局、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加重,对其安全生产构成一定威胁。秋播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第一关口,对降低病虫越冬基数,减轻来年春季防治压力,夺取小麦丰产增收意义重大。

  (一)强化植物检疫,防止检疫性病虫传播。

  秋播期间种子调动频繁,最易传播检疫性病虫害,因此,必须加强检疫工作,严防小麦腥黑穗病、毒麦、全蚀病等检疫性病虫杂草随种子调运传播蔓延。农民购买种子时一定要从种子经营单位购买有检疫合格证的种子。

  (二)推广农业防治,优化农田生态环境。

  一是播前及时清理田间地头杂草,对土壤进行深耕深翻,精细耙耱,通过机械作业杀伤浅层土壤的病虫杂草和繁殖器官,恶化病虫寄生环境,降低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基数。

  二是合理品种布局,选用抗病品种。川坪地以小偃22、西农979为主,搭配种植小偃15,周麦26;旱坪地及坡塬地以小偃15,商麦5226为主,搭配种植商麦9722、新洛8号;山区以小偃15,西农979为主,搭配种植新洛8号。

  三是合理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不施用未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

  四是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高寒山区10月1日开播,10月10日前播完;中温区10月5日开播,10月15日播完;低热区10月15日开播,25日前播完。播种过晚,气温低,小麦出苗迟,容易诱发腥黑穗病。合理播量,播量不宜过大,以防止小麦田间郁蔽,避免倒伏,可明显减轻病虫害。

  (三)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是秋播期间病虫防治的重要措施。在大力推广包衣种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采取化学药剂拌种及土壤处理等多种方法,能压低病虫基数,减轻病虫危害,具体方法如下:

  1、防治地下害虫:药剂拌种: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150ml,加水3-5kg,用喷雾器均匀喷拌于100kg麦种上,堆闷6~12小时后,摊开晾干即可播种;撒施毒土:每亩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2.5-3kg,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ml或48%毒死蜱乳油400ml加水2~3kg喷于25~30kg细土拌匀,制成毒土,耕前撒施于地表立即翻犁,也可结合播种随种子溜入土中。

  2、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在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及黑穗病常发、早发区实施粉锈宁拌种或包衣,能够有效预防秋苗病害的发生。具体的方法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0.3%的比例,放进完整无损的塑料袋内,种子所占体积不得超过塑料袋容积的2/3,扎紧袋口充分翻动,使种药混拌均匀后立即播种。

  3、防治小麦全蚀病:对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全部进行药剂拌种,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20ml、或2.5%咯菌腈(适乐时)50ml,或2%戊唑醇(立克秀)20ml,加水100ml拌种10kg,堆闷2~3小时,晾干后播种。

  (四)注意事项

  要向群众普及科学用药技术,购药时选择“三证”齐全产品,并索要票据,使用时适期适量,科学施药,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严格按照拌种操作规程,防止人畜中毒,最好实行村组统一拌种。

  2、如果既要用杀虫剂拌种,又要用杀菌剂拌种,应先拌杀虫剂,堆闷后再拌杀菌剂,随后立即播种。

  3、药剂拌种必须充分拌匀,并严格控制用药量,避免影响出苗。

  4、播种后剩余的种子,应立即销毁,不得食用或用作饲料,播种后必须洗手洗脸。

  5、注意天气情况,雨天不能播拌药种子。

  6、农药废弃物、包装袋(瓶)要集中处理、销毁,不可乱扔,避免污染环境。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