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在丹凤县公安局,很多交通协警年龄都偏大,几乎没有进入正式编制的机会,他们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相比,工资福利没有太大的差别,这让许多老协警心里很不平衡。
在李志学看来,协警的入编问题,单靠县上是解决不了的,这需要顶层设计,要靠中央统筹解决。但是,身份是稳定一线协警队伍最关键的因素。近年来,丹凤县公安局大胆尝试招录用人的制度创新,对协警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管理,可以说在当前公安改革的大背景下,迈出了有益探索的一步,该局协警赵振峰正好幸运地赶上了这一改革。他是一名退伍士官,在部队服役了17年,2012年被招聘到县公安局,在城关派出所三中队当合同制协警。他告诉记者,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他现在也有了工龄工资、加班费,工资每年调整一次。今年,他每个月工资卡里能收到3200元,“这比县上行政单位公务员工资也就少了四五百元”。
丹凤县公安局在协警合同制管理上的创新,畅通了人员进入通道,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是协警们对身份以及晋升等问题,仍然有一些困惑。“公安部今年部署的改革,表明要建立完善的协警制度,要使协警身份合法化,说明国家认可这支队伍了。我们希望协警不再是干好干坏一个标准,呼吁能有受奖、晋升和转成正式民警的机会。”一位基层派出所的协警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