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这家法院的第4个官司,也是6年来的第14个官司。”68岁的王干卿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作为原告,王干卿以其意大利译着《爱的教育》一书著作权受到侵害为由,将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告上法庭。今天上午,此案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开庭。
记者查阅到这样的权威介绍:在众多《爱的教育》译本中,著名翻译家王干卿的译文直接由19世纪古意大利文首版译出,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王干卿曾因《爱的教育》的翻译荣获意大利政府文化奖,而他的《爱的教育》译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至今累计发行超过几十万册。
十二载译着遭遇盗版
国内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见到意大利原文版《爱的教育》(书名原文Cuore,翻译为《心》)一书,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读懂古意大利文———恐怕人数不会很多。
1886年,《爱的教育》一书写成出版,这部日记体小说全书共有100篇文章,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以一个四年级男孩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
王干卿向记者介绍了他与《爱的教育》结缘的过程。
从河南开封五中毕业,王干卿考进北京广播学院学习意大利语,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做意大利语翻译。1985年,44岁的王干卿获得了人生中一个极其珍贵的机会———赴意大利罗马大学进修两年。
就在那两年里,发奋读书的王干卿在意大利导师的悉心指教下,零距离地接触到他心仪已久的世界名著《爱的教育》。
1986年,即《爱的教育》出版百年之际,人到中年的王干卿决心将这本名著译为中文。他着手搜集准备资料,开始逐字翻译,历经12年终于完成这一浩大工程。
除翻译了《爱的教育》之外,王干卿还翻译了《木偶奇遇记》、《淘气包日记》、《继·爱的教育》等著述。但是,他现在无法再端坐在书桌前倾心译书,因为,他的身体和精力被侵权盗版行为搅得不胜烦恼。
一本译着现40种盗版
“《爱的教育》在国内有60个版本的译着,涉嫌侵权的盗版之作就有40个。”王干卿说,只要在书店发现有抄袭之嫌的《爱的教育》盗版书,他就会花钱买下来,回家一字字、一行行、一页页地比对。自2004年至今,他买了40本涉嫌侵权的《爱的教育》盗版书。
王干卿向记者表示,这本书的侵权官司实在“打不胜打”,他以一己之力完全无法战胜疯狂的盗版浪潮。
“很多翻译家与我处于相同的境遇,没有几个人能像我这样坚持抗争。”王干卿说,打官司特别艰苦,不仅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反而会遭到侵权者的白眼甚至恫吓。在四处寻觅盗版书商和“译者”的过程中,王干卿听到过这样的答复:
“抄你的?怪事!”
“抄你的又怎么样?”
“既然你说抄你的,你去告呀!”
甚至有人打来恐吓、骚扰电话,让王干卿“放老实点”,“别没事找事”。
最令王干卿难以理解的是,他去法院起诉时,往往听到这样的询问:“翻译不是原创,是演绎别人的作品,你可以演绎,别人也可以演绎,更何况网上有那么多作品,你怎么知道是从你的演绎中得来的?”
为此,王干卿专门就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著作权纠纷一案,向主审法官传真了6页纸的说明,他这样写道:现在社会上存在大量触目惊心的现实,是社会上有些人以改写、编译、译写为名,未经允许使用这些译文。我用12年时间从古意大利文原版翻译出版,别人是否使用了我的版本,这对我来说是容易辨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