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在母校前留念
左右和他的同学在一起
8月9日,对山阳县21岁的聋哑青年左右来讲,是个非常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这天他收到了西安翻译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寒窗苦读十余载,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从老师的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时,虽然他的世界仍旧寂静无声,但周围看到的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老师们都用力地拍拍他的肩膀,向他表示祝贺;同学们纷纷伸过手来,与他击掌相庆。
班主任朱进华老师对赶来采访的记者说:“左右即将走进大学校门,但他把身影永远地留在了山阳县中学,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残疾青年形象,已深深地烙印在全体师生的心中,将激励未来一级又一级的学生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自学是成功者的通行证,毅力是我求学路上唯一的行李”
左右的成长经历,就是与听障做斗争的漫漫历程。6岁那年,他因病导致听力丧失,一下子掉进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又恐惧,又孤独。因为听不见,出门时经常遭到小伙伴的嘲笑和欺负。父亲左永山看到这种状况,就买了一条狼狗送给他。有了这样一个伙伴,每天上学放学形影不离,没人再敢欺负他,这让左右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起来。
上学的最初阶段,因为在课堂上听不见,左右的学习非常吃力,期末考试每门功课从来没有及格过,上学也是断断续续的,直到12岁时,左右才去桃园小学读四年级。尽管学习成绩不好,可他却逐渐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自学。他认真观察老师、同学的口形,揣摩其中的规律,了解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上课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下课后和同学核对笔记,不懂的地方就去找老师补课。因为小小年纪就经受了许多的挫折,左右练就了过硬的心理素质,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勇于克服各种困难。
上初中后,由于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上勤奋好学,左右的学习成绩逐渐好转,这让他信心倍增。但这时,英语又成了他前进路上的“拦路虎”。英语是门口头语言,不仅要会写,而且要会听会读,学音标、学英语单词的发音成了他最大的困难。当时教他英语的是一位名叫刘媛的女老师,发现他勤奋好学,就创造性地教他“聋哑英语”,将音标用汉语拼音拼读,单词用汉字标注进行发音,尽管读音不完全准确,可对左右很有用。左右学习英语非常刻苦,经常将单词默诵四十遍以上,他发现只要经常背诵,这些单词就能记住。初中毕业时,左右的学习成绩相当不错,顺利地考进了县重点高中。
山阳县中学对这样一个勤奋的特殊学生格外照顾,在新生分班和安排宿舍时,特意把左右和初中的同学安排在一起。高中三年的课程量大,学习任务重,左右更加刻苦努力。随着课程难度加深,数学又成了他的一道难关。高三时数学课上带有汉语发音、数学术语、英语字母,老师在讲解经典题型时,发音比较复杂,这让他看口型根本揣摩不了老师的意思。加上解数学题都是抽象思维,不听讲解是很难理解的,左右只能上课时做好笔记,下课后一次又一次地找老师请教。有时为了弄懂一道题,在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之间,他得往返七八次。有时在路上碰见了不带课的老师,他也虚心请教,将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一直坚持到高考。今年高考左右考了509分,他觉得还是数学拖了自己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