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商洛人】他是怎样成为学科带头人的?

2018-09-13 15:48:59

来源:商洛之窗

  ——商洛藉学者刘吉发成功之路探秘

  刘吉发,我熟悉而又陌生。他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我熟悉他的过去。但他后来走出了商洛山,走进长安,走入高校,走上学者之路,在政治学、文化产业学等学科领域卓有建树。这些,我又是陌生的。

  正因为熟悉而陌生,大家跟我一样好奇:他是怎样走出商洛山,走上学者之路的呢?

  提起刘吉发的成功,我不得不先说说他的过去:在商洛山里,我们都算得上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高考制度刚恢复,作为农村长大的我们,谁也不敢冒然去考大学,而是选择了高中专。中专毕业当了教师,又有幸遇上成人高考,就这样,1984年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商洛师专(现在的商洛学院)中文进修班学习。刚入学,就听说他是党员。我想,他会不会想成为一个政治人物呢?也许是他比我以及应届生大几岁的缘故,他在那个时候就不但成为了孩子的父亲,还成为了学生会主席,为人处事显露出惊人的成熟和组织能力。

  刘吉发回到母校商洛学院与曾经的校长吕清太合影

  毕竟都是黑龙口人,平时来往多,周末了也一起骑自行车翻麻街岭回家。路上,我们一起谈人生,谈文学,谈理想,谈未来。记得快要毕业的时候,我们约定一起努力,两年后考研。毕业后各自东西,但仍书信往来,相互鼓励。一年后暑假我到他工作的三岔河中学,得知他在四面墙用报纸糊过的黑房子里已经准备好要提前上场试试。就这么一试,他成为了西北政法学院的研究生。

  刘吉发考研,在当地引起很大振动。他的引领产生蝴蝶效应,黑龙口的程书强、李刚等通过考研,陆续走出了商洛山。

  如果说走出商洛山是刘吉发走上学者之路的起点的话,那么,他刻苦钻研,发奋学习,成为博士生导师,则使他在学者之路上的积淀不断深厚了起来。

  刘吉发硕士毕业后去了长安大学。当时,他一个人带着孩子,既当爸也当妈,爱人觉得他太辛苦了,就停薪留职离开商洛老家到西安帮忙照顾孩子。本来,他打算工作两年后去读博,但他进入工作岗位后一年多就被校党委任命为人文社科系党总支副书记并主持工作。工作一贯认真的刘吉发,只好将读博放下。一直到晋升教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后,他才着手考虑读博的事。由于考研的英语全靠自学,读博过程中英语也让他花费了很大心血。他说,攻读博士学位,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博士比,其次才是为成为博导准备条件。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他成功地取得了西安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政治实践论》答辩会上,答辩委员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宏波教授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刘吉发是政治实践研究的第一人”。论文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反响,被评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安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刘吉发出版的部分专著

  刘吉发赠送记者的专著

  长安大学博士学科点几乎是清一色的工科,刘吉发拿到博士学位,无疑给文科输入了新鲜血液。学校为了奖励他对长安大学的贡献,专门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设环境与社会发展二级学科博士点,让他作为长安大学唯一的文科博导,继续为长安大学培养博士研究生。

  刘吉发参加国际访学

  刘吉发接待美国康乃尔大学访问学者

  但谈到他的学养和发展,刘吉发对成为博导很平静,他说这是必须的。实质上,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在短期内把一个小小的社科部发展成三个文科学院。三校合一的长安大学,合并后组建的人文社科部如何发展,担子落在了刘吉发肩上。他作为一个连本科都没有的部主任,着眼于学科建设,着力发展文科专业,使专业招生能力迅速提高。2009年,学校将刘吉发主导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又一分为三,分成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长安大学领导层有一个共同说法,这样跨越式的发展,应该给刘吉发记头等功,副校长王建伟高度评价说:“刘吉发对长安大学文科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据长安大学知情权威人士介绍,刘吉发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个文科学科生态的优化升级。他所培育的两大学科体系,都形成了重大的学术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己成长安大学文科博士点培育学科的主打方向,文化产业己成为陕西省九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唯一的文化产业省级研究平台。可以说,正是刘吉发的影响力使长安大学在陕西获得了文科发展的知名度,因此刘吉发作为社科界别连续两届成为陕西省政协委员,也受到了刘云山同志来陕视察时的专题接见。

  刘吉发接受央视《焦点访谈》采访

  刘吉发接受陕西卫视记者采访

刘吉发

  刘吉发,1960年9月生,陕西商洛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委讲师团成员、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专家。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原院长,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带头人,现任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指导委员会研究员、全国文化创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长安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文化研究会高级顾问等职。

  长期以来,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文化产业与管理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出版《政治实践论》等著作20余部,部分著作被哈佛大学图书馆、多伦多大学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多家图书馆收藏;在《政治学研究》等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先后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安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30余项教学科研奖励;先后荣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提名人物”“陕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接受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等多家知名媒体采访,也受到刘云山同志来陕视察时的专题接见。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