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李波又随陈国勇到苏、杭、富春江和安徽徽州、宏村、西递、黄山一带游历,对山水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感悟。他的山水画中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浑,又多了几分江南山水的灵秀。
在山水中寻找诗意栖居
久居冰冷而缺乏温情的城市,故乡的山水人物便常萦绕于心。秋深色暮,大山逐渐淡隐于苍茫之中,一湾池水,倒映出群树包裹着的家园,炊烟渐起,狗儿欢跑……这就是李波的画作《家园秋暮》,抒写的是故乡商州的秋色,画面充盈着强烈的抒情意味,宁静而温馨。后来,这幅画从5000多件美术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08年全国造型艺术新人展二等奖。
如果说《家园秋暮》展现的是画家对故乡和童年的深深眷恋和梦境般的游子情,那么《村口》、《商山遗梦》中的妖妖桃花、叠叠青瓦则是对精神家园的执着守候。小桥流水、牧童水牛以及粉墙石磨,营造出或静或动的意境,画面中笼罩着淡淡的乡愁,这种情绪在似与不似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一切尽在绳墨之外,而又在绳墨之中。
面对李波的山水,其中的怀旧情绪和乡土情结会令你不知不觉地进入画境,一径荒草,半截石磨,抑或行走的农人,闲散的猫狗,都会深深地触及你的内心,感染你的灵魂,在喧嚣繁杂的都市里重归宁静与温馨。
商州是李波山水画创作的“根据地”,而近几年居于西安的大都市生活,使他的探索更加宽阔。比如他以传统山水笔墨创作的明德门系列国画,城市的陌生和冰冷始终充斥着画面。居于都市之中,心游都市之外,逡巡在午夜街道的那只猫,就如作者深处都市时的彷徨与寂寥,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2009年11月15日,一个雪花飘飞的日子,“墨痕心迹”李波山水作品展在西安美术馆隆重开幕。原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先生、省社科院院长杨尚勤先生、省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罗宁先生、省书协副主席王蒙先生、西安国画院副院长范华先生、西安美院教授杨建兮先生等领导、专家学者纷纷到场祝贺。
年轻的李波正以一个画家的方式,走出秦岭,向艺术的更远更高处迈进,对此,我们充满期待。(记者 陈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