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帝妃为何未陪葬在皇帝身旁?
墓志究竟记载了什么?
她怎样从官奴婢变身武则天‘秘书’?
她如何在阴险狡诈的官场中左右逢源?
上官婉儿墓的发掘,引起了社会轰动。这位生活在1300多年前武则天时期的“巾帼宰相”,美貌与智慧兼备,生前显赫却又不得善终,充满了传奇色彩。当其最后栖身之地呈现于今人面前时,留下的依然是诸多待解的谜团。
近日,记者专访上官婉儿墓考古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还原上官婉儿墓考古发掘的始末,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进行一一回应。
释疑1:官方毁墓 墓志何以幸免?
华商报:在发掘时,有没有想过墓主会是传奇人物?
李明:通过勘探,我们知道这是一座有五个天井的唐墓,级别还很高。但起初没有想过墓主人是谁。现在被盗的古墓太多,很多墓勘探时级别很高,但发掘后发现被盗严重,出土文物很少,如果没有文字出现,根本不会知道是谁的墓。
华商报:自古以来,盗墓行为很多,为何推测该墓为“官方毁墓”?
李明:一般的盗墓行为都是很隐秘的。盗墓贼通过盗洞进入墓内,盗洞一般都很小,只有五六十厘米直径的圆洞或者方形盗洞。而该墓是在第四、第五个天井和第五过洞采用大开挖的方式,直接进入墓室,可见当时是不需要避人耳目的。这种有组织、大规模的行为,很有可能是官方所为。而且是下葬不久即遭破坏的。
华商报:官方为什么会在建好不久进行破坏呢?
李明:估计是政治原因。在古代,也有不少因为政治原因,在死后家族犯错,而受到株连的。
华商报:为何墓志得以幸免保存下来?
李明:官方破坏主要是破坏棺椁和墓中的人。比如有的将尸体和棺椁从墓中挖出来,进行毁坏。相对于棺椁,墓志的意义就小很多,当时可能也就没有去破坏。
释疑2:身为帝妃为何未陪葬在皇帝身旁?
华商报:不少人认为该墓一点也不豪华,是不是因为政变而受到了贬葬?会不会是衣冠冢?有没有可能是迁葬到这里的?
李明:上官婉儿是正二品,墓葬形制与其身份相符,不存在贬葬之说。在目前发现的唐墓中,太子、公主和功劳特别高的人的墓中,才有六七个天井,一般官员只有3个天井。5个天井算级别很高的大墓了。她是被杀之人,不太可能会用衣冠冢。根据对现场研究得出的信息,上官婉儿应该是死后就安葬在这个地方,迁葬的可能性也不大。华商报:古代男女墓葬还是有所区别的,上官婉儿墓里有没有体现女性方面的特征?
李明:该墓葬与同时期男性官员墓葬基本一致,由于墓室被毁严重,没有发现比如化妆盒之类的女性用品,所以也就看不出墓主人是女性的特征。
华商报:根据上官婉儿墓的位置,它距离唐中宗的定陵和武则天之墓均很远,不可能算是任何一座帝陵的陪葬墓,上官婉儿为何没有陪葬定陵或者武则天的干陵?
李明:从墓葬来看,上官婉儿墓与以上两位帝王都没有什么关系,在唐代,并不是所有的嫔妃甚至是皇后死后都有资格给皇帝陪葬,因此昭容没有陪葬都很正常。
释疑3:墓志到底记载了什么?
华商报:史书记载,上官婉儿死于710年六月的宫廷政变,这和墓志记载一致吗?
李明:一致。当时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和太平公主发起一场宫廷政变。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被杀。
华商报:墓葬会是谁修建的呢?上官婉儿自己还是唐王朝?
李明:都有可能。在古代,有生前给自己修建墓的,也有死后修建的。上官婉儿没有子女,家人也早已不在,根据墓志内容来看,应该是官方为之撰写,所以官方建墓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