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文化研究

学者画值不值得收藏

学者画值不值得收藏

2012-03-14 16:03:15

  上个月,广东籍知名美术史论学者梁江在东莞举办了他个人首次书画展,第一次以画家身份进入大众视野,没想到引起了文化界和收藏界不小的动静。从学者到艺术家,近代中国画坛上不乏其例,如黄宾虹、傅抱石、俞剑华、潘天寿等莫不如此。

  但让人好奇的是,近年来这种身份转换出现在越来越多文化研究的学者身上,最著名的当属国学大师饶宗颐,后来的郎绍君、梁江、水天中、邵大箴、陈履生(微博)、李伟铭、谭天、朱万章等人,莫不是先以学术上的研究征服世人的。这些“学者艺术家”的绘画,因为已经透彻地明晰了中国传统绘画之优长,所以能够博采众长,进而自然地致力于寻求中国绘画新的生发之关节,这比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人画,又多了一个艺术追求的层次,开拓了崭新的绘画题材。

  虽然学者画这一概念之前已有人提出过,这一板块的作品近年来在市场上也得到热捧,但是,什么是学者画?至今仍然是个非常模糊的轮廓。学者画与文人画有何不同?它代表着未来中国美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抑或只是多元化艺术中的一个时代思潮?这些都是当代美术耐人寻味的话题。

  壹

  学者画比文人画层次更高?

  赵利平:最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有一个板块表现很突出,受到很多收藏家的追捧,其中的饶宗颐、邵大箴、梁江等人的作品不断刷新拍卖纪录,还有水天中、李伟铭、郎绍君、陈履生、谭天等人,作品也引起越来越多收藏家的关注。我们发现,这一批艺术家的集体特征,就是其原先已有的学者身份。但是,如果要把他们归入到文人画的范畴中,又觉得其绘画题材、表现手法等均已超出了文人画的内涵。所以我们提出学者画这个话题,是时候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一次梳理。

  朱万章:说到学者画,文人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最早在宋代,文人墨客等上流社会醉心于书画艺术,使很多文人既是学者、诗人,同时也是造诣深邃的书画家。苏轼、文同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绘画又被称为“士大夫画”。成熟的文人画是到元、明时期才发展起来的,元代的倪云林、黄公望,明代的文征明、徐渭等都是杰出代表。董其昌在前人基础上提出的文人画论,影响了整个清代。什么是文人画?我认为作者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绘画本身,是书画家本人是否具有文人的气质,是否能将这种气质跃然纸上。

  现在我们提出学者画,我认为身份首先必须是学者,绘画只是他的余兴,不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占主流。学者画和文人画之间既有不同,又有交叉。比如说苏轼,他既是学者又是文人,他的作品可以说是文人画,也可以说是学者画。像饶宗颐、梁江、李伟铭等人的画,首先是学者画,画中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但在画面上又不时流露出文人的气息。

  谭天:学者画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时候、谁提出来的,现在并没有一个说法。今天我们谈论学者画,我认为,第一,学者画应该比文人画的要求更严格,更强调绘画者本身的学问,文人可以没有专攻,而学者必须是在学术上有某方面被认可的;第二,学者艺术家应该是艺术大家中的一种类型,而不是业余画家,不是偶尔才画几笔的。比如说傅抱石,他在日本留学时学的是中国美术史,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他是个学者,而在艺术创作上,是众所周知的成绩斐然。还有黄宾虹,他早年潜心研究中国美术史和理论,60岁后,才放下学者的身份转入绘画,终成一代大师。还有潘天寿、苏轼、董其昌,他们都是将绘画当成学术来钻研的,因此学者艺术家在这个意义上,比一般的文人艺术家应该还要高一个层次;第三,学者画比文人画更具时代气息,它可以将西画都囊括进来,而文人画一般只局限于中国传统绘画。应该说,学者画的范围比文人画扩大了,但界定的要求却更严格了。

  • 相关阅读
  • 古陶瓷高手分享收藏心得

      昨天上午,荆州市收藏家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瓷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于喜爱收藏瓷器的朋友们而言,多了一个可以交流经验、提高鉴别收藏能力的平台。而对于,想要进入瓷器收藏的民间玩家,如何入市?目...

    时间:03-14
  • 收藏界两军规:忌感性 忌冲动

      女人天生爱玉石字画,多看少动讲缘分,艺术品一定要多看,喜欢不要马上买,多去几次,如果不同心情下都喜欢它,那肯定对。  韵味别致的古董字画,精巧雅致的珠宝玉器,素来深受收藏家追捧,占据着收藏界半壁江...

    时间:03-14
  • 人民币收藏有哪些讲究

      收藏人民币也是收藏一段历史,看过了全五套人民币的票面图案,究竟哪些版本哪些面值的人民币最具有收藏价值呢?接下来,请钱币专家为我们一一揭秘。  荆州市钱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勇介绍,由于第一套人民币发...

    时间:03-14
  • 范冰冰龙袍被英国博物馆收藏

      3月12日,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宣布,他的作品“龙袍”被英国国立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劳伦斯-许表示,在许多中国的服装设计师追随国外时尚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中国特色的文化。  &ldq...

    时间:03-14
  • 艺术收藏如何入门

      听艺术讲座、看艺术展览,现已成为很多读者的生活方式。本报与成都画院共同推出的“开门办讲座书画艺术讲习所邀你出谋划策”活动,邀请读者为成都画院“画院论画”“讲艺堂”两个...

    时间:03-09
  • 范勃:玩收藏是审美眼光问题

      范勃,中国当代艺术界响当当的人物,收藏是他最大的嗜好,其油画创作中很多灵感都来自于他的藏品。对于全民收藏的今天,如何把握收藏的核心价值观?收藏过程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如何在众多收藏品类中找到价值洼...

    时间:03-09
  • 交警痴迷小人书 收藏已达千余本

      《三国演义》48本、《水浒》30本、《红楼梦》15本、《西游记》35本,泰兴市民顾文生自幼痴迷小人书,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花了30多年的时间,收藏了千余本小人书,汇集了古今中外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儿时...

    时间:03-09
  • 英国女子爱上自由女神像 收藏上百尊微缩版自由女神

    阿曼达·惠特克因恋物癖而对人没有任何浪漫的感觉,能让她芳心大动的是没有生命的物品  被誉为美国灵魂象征的自由女神像受到世界各地不少人的喜爱,人们多是推崇其自由的寓意,或是为其所体现的艺术魅力所倾...

    时间:03-09
  • 书画收藏进入“白银”时代

      2011年秋,一路狂飙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终于显现了调整的迹象,最能体现市场趋向的总成交额和成交率均出现下滑。“强劲上升”、“皆大欢喜”、“再创新高”等激扬用词被“交投一...

    时间:03-09
  • 书画收藏距离大众还有多远

      连日来,首届全国九省市艺术联展上海站展吸引了不少市民的视线,展览所在地、红坊国际文化艺术社区内的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人潮涌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联展不向高价收藏靠拢,着力发掘中青年书画家及有潜力的...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