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从汉代的皇室实用到文人把玩,再到元代瓷炉逐渐由上流社会赏玩为主转向用于祈神供祖为主,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在器形和釉色上有了逐步的改变。元代瓷炉基本上是保留了宋代瓷炉风格,但在数量和品种上有所增长,以中小型香炉为主,器形以三足圆炉和鬲式炉较为多见;明代则出现了如象耳炉、戟耳炉、筒炉等新的造型,在色彩上,由单色釉变为以青花为主流装饰,青花瓷成为主要工艺;到了清代,则以钵式炉为主。
虽然香炉的历史久远,但是一直以来,古瓷炉收藏的目标年代都集中在宋、元、明、清四朝,但宋元明清瓷炉各有不同。宋代之前,香炉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实用器主要是用青铜和陶制成。宋以后,以瓷为材质的瓷香炉逐渐取代了陶制和铜香炉,成为香炉的主流。香炉的价格一直处于一个稳步攀升的状态,当然香炉的收藏比较宽泛,各种材质之间的价格也有颇大差距。
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微博)清乾隆御制鎏金铜嵌宝石香炉成交价463万余元人民币。2007年5香港佳士得以3358.0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出清乾隆粉彩松绿地镂空山水四方螭耳香熏(一对)。同月,清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也以264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在中国嘉德(微博)春季拍卖会上成交。2010年12月香港佳士得拍出了一对清雍正的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成交价是 1.1亿。上亿似乎标志着香炉拍卖价格上了一个新的阶梯。这是目前为止国内拍卖中的香炉最高价。
这对香炉的高价与其名门出身有着很大的关系,它是十九世纪英国富豪阿尔弗雷特o莫里森(Alfred Morrison)的放山居(Fonthill House)之旧藏。传他购自洛赫爵士,后由其后人庄o莫里森男爵家族收藏至今。十九世纪著名西班牙艺术家普拉西多o苏洛阿加(Placido Zuloaga 1834-1910)为阿尔弗雷特o莫里森画了一幅人像画,此器其中一对鹤就出现在画中的背景里。香炉的形态为一对鹤作步行状,回首相望。鹤身中空,嵌白色釉,背施一条状蓝釉,以掐丝作羽纹,鹤嘴施墨绿釉,红顶。翅膀可开合,为盖。底座蓝釉錾胎珐琅为石,底绿、白掐丝珐琅饰浪花。此器造型逼真雄伟,纹饰镶嵌精细,以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相结合的工艺,表现出雍正朝艺术品制作严谨、执着和艺术修为。当香炉点起,烟从鹤的口中缓缓飘出,萦萦绕绕,仿如身置仙境一般。传世品中双鹤香炉仅此一对,为孤品。(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