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突破“全面撒网”的思维定式,走新型招商的路子。要在坚持领导带头招商、部门协同招商、全员参与招商基础上,从以往的“全面撒网”转向重点突破、专业突破、集中突破。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做好项目前期和推介工作,实行叩门招商、组团招商、以会招商、以商招商,切实增强招商主动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作用,积极引导、鼓励本县企业拿出优势资产、品牌、项目与外面的大企业、大集团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大力实施专业招商,组织专业招商小分队,深入分析研究可与柞水对接的招商区域和项目,集中时间招商,集中时间,分派精干力量,带项目、带资料,有针对性地外出招商,并对招商情况实行严格的考核。此外,要鼓励节会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形式,力争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其二是突破“遍地插花”的思维定式,走产业集中的路子。要进一步集中和壮大支柱产业,多引进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逐步形成上下游成龙配套的产业链,形成比较优势。以矿产冶金、生态旅游、现代医药三大产业链延伸为重点,突出抓好旅游产业配套产品的引进和开发、矿产品精细化加工以及下游产品的开发。要尽快形成三大产业聚集区,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项目入园区提供可能。引进的项目要不断向园区集中,把园区打造成经济增长的“核心区”。目前,落户园区的项目还不多,分布比较零散,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布局。因此,要在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把最具优势、最具潜力的项目向园区聚集发展,帮助入园项目加快建设步伐,促成早日投产早日见效。
其三是突破“重外轻内”的思维定式,走内外并重的路子。招商和技改是项目建设的两只强有力的抓手,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抓好对外招商。进一步选择好招商区域,深入研究当地的产业特征、发展方向和产业转移重点,吃透情况,上门沟通,力争引进促进双方优势互补、产业对接的好项目。要紧紧抓住国家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倾斜的契机,以及沿海发达城市将其配套项目向内地转移的大好机遇,主动加强政策研究,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联系,掌握信息,看准时机,往政策性项目“笼子”里面挤。另一方面要抓好对内技改,对有税收、就业和经济总量规模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技术改造,促进现有项目做大做强。
其四是突破“抓大放小”的思维定式,走持续发展的路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县域经济要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胸怀全局,做到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宏观的战略思维分析全局,做到顺势而动、因势利导;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辩证思维谋划全局,做到瞻前顾后、统筹兼顾。在项目工作上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围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命健康安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去谋求发展,使人民生活尽快富裕起来,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后,我们不但抓大项目、抓工业项目,而且还注意抓有利于扩大就业,能带动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民生项目,抓有利于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实际困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在引进项目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为准入门槛,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让群众有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