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镇安发展战略的思考
6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也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镇安被列入全国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的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属于国家限制开发区,木王国家森林公园则属于国家禁止开发区。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规划》配套制定了相应政策保障措施,为我县建设“生态文明大县、旅游休闲名县、资源循环强县”带来了巨大历史机遇,必将引领镇安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目标。
一、把握功能定位,打好绿色品牌,建设生态文明大县
按照《规划》要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中央财政将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通过明显提高转移支付系数等方式,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并优先启动西部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工程。省级财政将配套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力度。
秦岭山地是我国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的水源涵养地。镇安地处秦岭腹地,生态良好,森林茂密,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气候温和,空气清新,这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和战略资源。保护秦巴山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既是维护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安全的政治责任,更是保护我们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作为镇安来讲,必须把握功能定位,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的走生态立县之路,着力打造陕南乃至全省的生态文明大县。一要强化环境保护。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就是断送镇安未来的观念,主动加强与中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抢抓、用好国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策机遇,争取中省市关注和支持,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陕南生态移民和避险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工程,加大森林资源、水资源、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治理城镇、河道、农村环境卫生,特别在引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中,始终本着对生态环境“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最强力度恢复”的原则,把环境保护贯穿始终,提高“三废”处理率,努力实现“零排放”。二要加强生态建设。加强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认真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水保生态、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大力推进省级生态县、园林县城创建和绿色集镇、绿色村庄、绿色家园、绿色河流、绿色公路、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西康路、磨木路、镇杨路、城灵路、冷老路、旬河、达仁河、北阳山系八条百里万亩绿色长廊,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三要培育生态理念。通过开展“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生态文化,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绿色校园、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生态示范基地等创建活动,使生态文明意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树立全民生态文明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