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握发展重点,做好特色文章,建设旅游休闲名县
《规划》指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不损害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适度发展旅游、农产品生产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积极发展服务业。国家森林公园实施强制性保护政策,建设旅游设施及其他设施等必须符合森林公园规划,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限制开发区域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最佳结合点。镇安山秀水美、景色宜人,随着西康“两路”建成通车,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依托“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和“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平台,突出山水特色,以生态旅游为龙头,以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游为补充,着力打造秦岭生态旅游最佳休闲度假区,努力把镇安建成陕南乃至全省的旅游休闲名县。一要优化规划体系。紧紧围绕打造秦岭生态旅游最佳休闲度假区的目标定位,坚持“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优化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开发专项规划,进一步明晰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建设要求,推动旅游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引领生态旅游产业大发展。二要打造精品景区。按照“突出大特色、打造大景区、形成大容量、构建大循环”的总体思路,开发建设木王国家森林公园、塔云山景区和“山水园林生态山城”三大精品景区。深度开发四海坪景区,建成木王风情园,稳步开发双头马、茨沟、鹰嘴峰等景区,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木王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5A级景区;做精唱响“寻梦大秦岭、问道塔云山”和“山水生态园林山城”品牌,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塔云山景区和县城打造成陕西精品景区;稳步开发旬河、月河旅游资源,打造塔云山至旬河、木王至月河生态山水旅游板块,形成适应不同旅游需求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建成具有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品牌形象的秦岭山水度假旅游胜地。三要提升服务水平。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以西康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线,打通风凸岭隧道,提升改造交通干线和重点景区道路,提高交通承载能力;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为抓手,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合理发展高档星级酒店,加快发展特色主题酒店,扶持发展特色农家乐群,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和接待服务水平。积极开发具有镇安特色的农特产品,满足游客购物需求,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依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发掘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安花鼓、渔鼓等民俗文化资源,创作编排精品文化剧目,提升文化内涵和景区品位,为生态旅游注入新活力。
三、把握管制原则,走好循环之路,建设资源循环强县
《规划》明确指出,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对各类开发活动进行严格管制;开发矿产资源要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空间范围之内,限制开发区域全面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并实行较高的提取标准,属于限制类新建项目按照禁止类进行管理,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批准或备案。
《规划》强调,限制开发不是限制发展。限制开发区域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在保障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允许发展那些不影响功能定位、当地资源可承载的产业。作为镇安来讲,要以循环经济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开发优势资源,奋力打造西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努力建设全省乃至西部的资源循环强县。一要优先发展清洁能源。依托丰富的水力资源,重点突破月河抽水蓄能电站、旬河水力资源梯级开发,连接月河、甘岔河、达仁河、干佑河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建成旬河流域串珠式水电站集群,逐步与汉江水系资源开发网接轨,做大做强水力发电业,依托电站水库水体,发展旅游休闲、水产养殖等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积极推广沼气、风能、太阳能、生物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努力解决农户的能源需求,保护森林资源。二要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以板栗、核桃、畜牧、茶叶、魔芋等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为重点,以镇安绿色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绿色产品精深加工为龙头,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培育壮大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做强以板栗、核桃为主的林果业,做优以生猪、土鸡为主的养殖业,做精以蚕桑、烤烟、中药材、蔬菜、茶叶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做大以二花、五味子、连翘、天麻、猪苓五大地道中药材为重点的中药产业,形成农户“圈-沼-菜”三位一体、大型养殖场“场-沼-地”三位一体、林产“药-养-加”三位一体的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努力把镇安建成全省绿色产品基地。三要适度开发矿产资源。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按照“抓大放小,扶优做强,整合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在进一步探明金、钒、钼、铅锌等优势矿产资源矿种分布、资源储量和开采利用价值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开发规划,合理确定矿区范围,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引进培育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重点培育中金集团金岭金矿公司、尧柏秀山水泥等支柱产业,集约式科学开发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