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也属于第三产业,北京目前应当先解决房价问题。”袁钢明指出,中关村就是北京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服务业要朝着高科技、有生产力,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2011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作用明显。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于秀琴表示,在结构方面,北京的经济结构将出现比较大的变化,今后将更加注重第三产业发展,包括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等。
袁钢明认为,人均GDP普遍用于衡量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但如果看大城市排名,需要综合多项指标。包括居民收入水平、生活成本等。
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万元,大约为人均GDP的40%。“人均GDP接近富裕国家,老百姓却觉得自己穷,收入水平比发达国家差很远,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袁钢明说,北京人均GDP达到中上等国家水平并不代表北京市民的生活质量也达到了这样的水平。
袁钢明称,北京大量财富的增长都体现在非居民福利方面。物质财富投资在公共财物、市政建设等方面。比如城市基础设施或其他投资。老百姓实际收入和福利少,所以北京人均GDP很高,但百姓的实际感受却有差异。
“总体来说是投资过多,消费过少,而消费中政府消费过多,居民消费过少。同时价格不合理也是造成百姓感受差异的原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房地产价格。”袁钢明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