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个人持有银行卡、信用卡太多,直接后果就是有大量闲置“睡眠卡”。而对持有睡眠卡的个人来说,重新使用“睡眠卡”会被收取高额费用。而银行的异地“睡眠卡”挂失和注销手续繁琐,有时还会对未激活的信用卡收取年费。
睡眠卡“醒”过来后被扣了几十元
汪小姐手里也有一张长久不用的睡眠卡,原本已放得落了灰,却因为一次转账被重新启用。让她感到意外的是,“醒”了的睡眠卡居然还会吞钱。
大学刚毕业时,从外地来上海工作的汪小姐为了避免异地存取款手续费,注销了原本外地的银行卡,临时在住所附近的建设银行办了一张最基本的储蓄卡。不久后,单位又发了另一银行的卡片作为工资卡。一段时间后,建行卡的使用率越来越低,汪小姐懒得注销,也想留张卡备用,就在ATM上取到只剩二三十元钱后,将建行卡锁进抽屉成了睡眠卡。
今年3月,一笔退款转账时,对方希望汪小姐最好提供建行账号,那张停用近两年的卡又被她翻了出来。一查账户,余额竟已为零。汪小姐并没太在意,还是使用这张卡接收了对方转账的2000元。一个月后,汪小姐通过ATM取款,却发现2000元变成了1900多元,她很诧异。查询明细后发现,在转账后的一个月内,账户被先后扣除10元的“账户管理费”和16.22元的“补扣账户管理”。客服告诉她,10元的账户管理费就是年费,16.22元则是小额账户管理费,每季度日均存款低于500元时要收取3元。由于此前卡内余额为零,无法扣款,现在存入一笔钱后,就会直接从中扣除。
“没想到一张两年不用的睡眠卡,前前后后扣了我几十元。”汪小姐郁闷了。而且,由于ATM不能取百元以下钞票,她在取走1900元后,账户还有几十元零头,账户这几个月都不到500元,每月3元的小额账户管理费还在继续收。
异地睡眠卡挂失和注销都很折腾
在看到睡眠卡的各种新闻后,郁先生开始整理手中不常用的卡,挨个往银行打电话咨询。一张他最早使用的农业银行储蓄卡成了最头疼的问题。由于办理了很长时间,且办理网点不在上海,现在想注销卡片成了一个难题。
郁先生记得,这张农行卡是和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一起从北京寄来的。通知里说,这张卡专门用来交学费,开户行就在学校旁边的农业银行。此后很多年,他的学费、生活费都用这张卡,直到毕业离开北京。由于毕业期间手续繁多,卡里余额也不多,他一直没想到去注销银行卡。离开北京工作后,才打客服电话,却被告知,电话不能销卡,要带着身份证和银行卡去开户银行办理。
如今,多年不用后这张卡早已成了银行所说的睡眠卡,也不知放在哪里了。被银行工作的朋友提醒银行卡不挂失所有风险需自负后,郁先生最近又尝试注销卡片,至少要办理挂失。拨打电话后,客服人员表示,由于储户保密原则,仅凭身份证号不能查询到名下卡片状态,只能拿着卡和证件去柜台查询。按规定,18个月以上不交易就是“睡眠户”,再5年不交易且余额少于10元,将会统一销户,且不通知持卡人。对于郁先生在外地办理又遗失卡片的特殊情况,想要查询卡片状态,客服建议只能去本地农行柜台“试一试”。
如果想要挂失和注销,则更加麻烦,要先去开户城市柜台办理正式挂失,7天后再在柜台办理销户。“我在上海工作,总不能专门飞两次北京销个卡,现在信息早都联网了,银行的管理就不能更人性化一点吗?”郁先生说。
市民对睡眠卡扣费情况浑然不知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对于借记卡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一事浑然不知,以至于卡里没钱自动转为睡眠状态都毫不知情。2007年上半年,中国股市正值牛市,当时仍在校就读本科的小马也跟风入市,办理证券账户,为保障资金安全,方便提取,他还在农业银行办理了张借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