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缺口亟待修补
尽管被罚公司和机构逐年增多,但与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相比,却仍属“冰山一角”。
专家认为,要“根治”中国股市的违法违规,尚需从修补制度缺口入手。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随着证监会从审核审批向执法转型,应借鉴成熟市场经验,促进监管机构从事前把关向事中、事后执法转移,从一般性行政罚令向准立法权、准司法权扩展。
从立法层面改变违规违法收益与成本之间的严重失衡,更被视为当务之急。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认为,A股市场上虚增利润、资产贱卖、违规拆借“年年讲年年有”,关键在于罚责仍难以对等。
违法违规成本过低,成为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以身试法的“动力”所在。今年3月7日,华锐风电突然自爆家丑,承认2011年年报因会计差错虚增收入9.29亿元。这一巨额“会计差错”最终仅以责令整改收场。
而在绿大地、万福生科等案中,责任人被处罚金仅数十万元,与造假所得相比堪称九牛一毛。许峰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对上市公司的处罚多以证券法为依据,相关处罚额度多年未曾修订,已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