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昨日发布,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其中出口下降6.1%,进口下降1.2%。海关总署表示,当前我国外贸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也的确存在特殊因素,推高了同比基数。从全年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实现7.5%的增长目标仍有可能,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也会得到改善。
好消息是,3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7,较上月及去年四季度明显提升,预计二季度出口增速将有所回升。
对港贸易拉低外贸增速4个百分点
据海关统计,2014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5.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7%。其中,出口3万亿元,下降6.1%;进口2.9万亿元,下降1.2%。贸易顺差1028.3亿元,收窄60.9%。
3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03万亿元人民币,下降11.5%。其中,出口1.04万亿元,下降9.2%;进口0.99万亿元,下降13.8%;贸易顺差468.6亿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逆差67.1亿元。
今年一季度,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等前几大主要贸易伙伴分别增长6.3%、0.9%、2.6%、2%;而同期内地对香港进出口却出现33.3%的大幅下降,“这一降幅直接影响总体进出口增速近4个百分点”。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表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对此表示认同。他表示,去年1—4月份出现了一些不正常贸易现象,推高了同比基数。
汇率因素也影响以人民币计价的增长速度。据海关统计,如按美元计价,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9658.8亿美元,下降1%。其中,出口4913.1亿美元,下降3.4%;进口4745.7亿美元,增长1.6%;贸易顺差167.4亿美元,收窄59.7%。
外贸下降为暂时现象
数据显示,我国外贸企业自主发展能力逐步增强。郑跃声介绍,目前,反映我国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在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达到55.2%,比去年同期提升5.3个百分点。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6.4%,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4%、进口增长9.2%。“这表明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结构在不断优化,外贸企业自主发展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效益也在不断提高。”郑跃声表示。
郑跃声认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出现下降只是暂时的、短期的,而去年4月中旬以后,内地对港贸易恢复正常。从5月份起我国进出口同比将恢复增长,并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温和增长阶段。
据海关总署预计,今年3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7,较上月提升0.4;且今年1月至3月的平均指数为41.6,较去年第四季度的39.4有明显上升。“预计今年二季度我国出口相对乐观,增速较一季度将有所回升”。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分析
不能简单得出外贸衰退结论
我国第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双双下降,下行走势会否持续?
对此,郑跃声表示,剔除掉特殊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仍然运行在一个基本合理的区间,不能简单得出外贸出现衰退的结论。
对于全年外贸形势,郑跃声认为,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势出现分化,全球范围内新的经济增长点乏善可陈,但是今年我国外贸发展还是存在不少的积极因素,将助推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增长,并步入一个温和增长期。
让郑跃声作出上述乐观判断的因素在于,国内深化改革为外贸稳定增长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他列举,今年,国务院提出开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局面,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扩展内陆沿边开放,鼓励短缺产品进口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抓紧推进“一带一路”、孟中印缅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等工作任务,有利于外贸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主动培育和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走出去”步伐加快,也带动与投资相关产品出口增长。根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257亿美元;2013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716.3亿美元,同比增长9.6%。
“从全年来看,只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培育外贸企业综合竞争优势,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7.5%的增长目标还是有可能的,而且在总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郑跃声表示。赵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