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一名下岗工人的创业历程

一名下岗工人的创业历程

2014-04-15 10:39:13


  经过这件事,杨海峰得出了一个结论,养殖业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而是自身的养殖风险。面对市场的千变万化,最根本的是要养好鸡,因为只有把鸡养好,才有产出,才能赚到钱。但要赚到更多的钱,还是要多关注市场,在市场的变化中取利。
  从此,杨海峰就将更多的精力放到鸡蛋市场的变化研究上,经过对鸡蛋市场长期观察,杨海峰居然练就了预测下一步鸡蛋的价格走势的本事。觉得价位要涨,他就叮嘱工人,这几天的鸡蛋保存好,先不要销,预测到下一步价位要下降,他就赶紧联系商家及时出手。几年下来,他的养鸡厂营利颇丰。而他也被大家称为“神人”。
  2012年,“神人”也遭遇了市场的打击。当时出现了禽流感,连续7个月,鸡蛋的批发价维持在5.4元/公斤,当里杨海峰的养鸡厂共存栏蛋鸡2万只,日产蛋量达1000公斤。虽然经过他多方联系,鸡蛋都销出去了,但比正常价每天损失1600元,但他的养鸡厂损失了近40万元。同时,杨海峰敏锐地觉察到,商洛的养鸡行业,目前处在一个行业内部不断消耗和整合的过程,如果要继续做下去,就要扩大规模,加大科技投入,不然的话,像他这样的小养鸡厂,只能一步步走向衰亡。
  香菇棚的实干家
  2013年,杨海峰决定另辟蹊径。他又看中了大棚香菇项目。在他看来,一方面商洛山青水秀,适合种植大棚香菇,杨海峰说:香菇是菌类,一旦掺进杂质,就不会形成菌丝,所以不会存在食品安全的问题。另外,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越来越注重养生,菌类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受宠”食材,发展前景好。
  就这样,他又在麻街镇齐塬村租了105亩地,开始发展大棚香菇。从最初征地到园里的基建、再到机器安装、制菌棒,从2013年11月份到现在,杨海峰一直坚守在厂里,与工人们一同劳动。
  这一次,杨海峰吃了以前从未吃过的苦。因为他以前当过电工、修理工,安装机器的时候,他就得守在厂子里,新到的机器工人不会安装就叫他,他就试探着安装,实在不行,就给厂方打电话,让人家在电话里指导他安装。
  后来开始生产了,找不到合适的烧锅炉的,他白天要忙厂里的琐事,晚上回来还要烧锅炉,一直到凌晨4点多,才回自己的办公室靠在椅子上眯一会儿。那段时间,他几乎没有挨过床,因为他怕自己一倒在床上就睡过去误了好多事。
  如今,在齐塬村的丹江河边,崭新的厂房建好了,一个个蒙着黑色网子的香菇棚也建起来了,香菇也正式投入了生产,20多名工人正忙着给香菇装袋、接种、灭菌。看到这热闹的场面,杨海峰脸上写满了喜悦。

e9a0c96200cbf83b21f9c349ed8bfcfa.jpg

  • 相关阅读
  • 牛耳川养蜂人

      商洛日报(文/图 见习记者 董楠 陈波) 蜜蜂帮他致富   “时下花儿开的正浓,它们‘忙’起来了,我也跟着忙。”周希来憨厚地笑着,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他对这些“小伙伴”的喜爱...

    时间:04-15
  • 特色产业圆板桥群众致富梦

    清明节假期,商州区板桥镇食用菌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基地负责人于昌敏高兴地说,流转了150亩土地,建起120个食用菌大棚,去年生产香菇50万公斤,净收入220万元。...

    时间:04-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