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过去,梧桐树前面的小吃市场取缔了,梧桐树后边的人有的死了,有的升了,有的发了。有的买了高层,有的置了豪宅,有的单位盖了大房子,大车小车的从梧桐树下搬走了,这里的小房子不是空着便是让给别人,不是出租便是转卖。梧桐树下已没了昔日的辉煌与繁荣。早晨,不时有三五成群的老人从梧桐树下经过,他们不是去街上那个搞活动的门店排队“拾便宜”,就是去那个养生讲座会上领纪念品;不是去大街路边拾破烂,就是去街道两边人行道上收野广告。还有三三两两推着车车出去卖小吃或摆地摊供养娃上学的乡下女人。下午,从梧桐树下走回来的有手里提着集罢时在菜摊上买的便宜菜的老太婆,有背上背着鼓囊囊的蛇皮袋子的拾荒人,有手里拎着从那里领来纪念品的老人,有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高龄老人,还有坐着轮椅被人推着的失能老人……
梧桐树下萧条得有些怪异,往日整天喊破嗓子的“破烂王”不来了,收旧电器的不来了,连贼娃子也不来了。于是幢幢楼的大铁门都“夜不闭户”,有一次,楼下的人喊我,说柴棚的门叫贼娃子撬了。我下去一看,门被撬开了,可屋里的旧家什、杂物一件也没少。我断定这是一个从外地来或者是从乡下来的不知情的生贼。我也叹息这个贼连一点经济头脑也没有,既然门撬开了,何不捎两件弄回功夫钱!但在一个星期天,小区却开来了一辆车停在梧桐树下,车上装着的高音喇叭唱起了“阳春儿天哎,秋燕哎,去呀么哎田间”的眉户剧。这一吼开,一幢一幢的小楼里立即出来了一些提着塑料桶子的老大爷、老太婆,急速地向梧桐树下涌去。原来他们是去灌城关粮站送来的低价散装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