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我的教师情结

我的教师情结

2014-09-04 10:04:36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李金成)1976年12月,丹凤县教育局通知将民办教师队伍中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作为民办转公办教师的对象填表上报县局。当时我任庾岭区文教专干,就在各乡镇都已按时向区公所上报民办转公办的审批表时,石门乡文教专干赵宽厚同志给我打电话说,他们乡民办教师中有两个商洛师专毕业生,一个叫周喜民,一个叫朱淑萍,两人是夫妻关系,是他们石门中学的优秀教师、教学骨干,完全符合本次民办转公办教师的条件,但学校填表以后,报到乡政府让加注意见上报时,乡党委书记却坚决不同意给这两位同志办理此事。我问是啥原因,宽厚同志说他也说不清。
  我即刻给乡党委某书记去了电话,通报了民办转公办教师的具体条件和时间要求,请求能给这两位同志一个机会,希望乡上尽快研究,填注意见上报到区上来,某书记在电话里吱吱唔唔,既说不出不同意办理的具体理由,又坚持他们不给办理的意见不会改变。无论我如何解释、怎么请求,某书记就是一句话:不同意,不给办。
  无奈,我只好通知宽厚同志,让他把乡政府未填意见、未盖章的两位民办教师转公办的“空白”审批表报到区上来。同时我将情况向区上领导做了汇报,在区公所审察栏内给这两位同志填写了“现实表现好、系教学骨干,同意转为公办教师”等具体意见,并加盖了公章,顺利地为全区所有民办转公办的同志办理了上报审批手续,并亲自将这些同志的审批表送到县教育局,向局长李作政和人事股长彭先锋同志汇报了石门乡未加注意见、未盖章的情况。目的是不要以石门乡未加注意见而影响了周喜民、朱淑萍二位同志的民办转公办一事。几位领导都非常赞同我的意见。后来县教育局下发的这批民办转公办教师文件中,庾岭区所有上报人员全部被批准转为公办教师了。
  1980年下半年,我任商镇区文化教育专干,当时国家为了解决长期在山区任教的年龄较大的老民办教师的生活待遇问题,下文通知,凡是在边远山区任教10年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上,58岁以下的老民办教师可以不经考试,直接转为公办教师。在办理具体手续时,茶房乡文教专干叶阳高同志在电话中向我反映,说他们乡的西兑峪村大庙小学有个民办教师叫李英山,担任民办教师已经15年了,符合本次民办转公办的条件,但就是他的年龄已经61岁了,不但超过了本次转公办的年龄界限,而且已经超过了退休年龄的界限。请示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我让他到区公所来找我,当面协商妥善解决此事的办法。
  放下电话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也很复杂,我觉得国家这次对老民办教师实行一鞭子吆转为公办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办教师的体贴和关怀,既是老民办教师千古难逢的机遇,也是他们搭乘的最后一趟末班车。作为直接为教师服务的工作人员,如何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每个教师的身上,这是对我们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最直接的检验。但我深知,党的政策如果在一个人身上失去原则,就会在千百人身上失去说服力。对李英山同志的转正一事是不让上报,还是向上转报,以及如何上报等问题不断的在我脑海里翻来复去地思考着,斗争着。不上报,英山同志的转公办一事就被我们扼杀在基层;如果上报,还要经过地、县教育、人事部门的研究、审查和审批,因年龄问题,英山同志的转公办事宜还是办不成。怎么办?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改年龄,将李英山同志的年龄改到58岁,这不就符合转公办的条件了吗?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一是觉得英山同志年龄大,是因为他的教龄时间长所造成的,是教师当大了,如果失去这次机会,也太亏欠他了。二是如果解决处理好英山同志的转正问题,只会调动全区教师的积极性,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只会让更多的教师释放出昂扬向上的正能量,这样对稳定山区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虽然我要担当这个造假的后果和风险,但我觉得值。

  • 相关阅读
  • 热肠博友魏慧勇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西安) 王宏民 我和慧勇素昧平生,从未谋面,一个偶然的因素使我们成为了博友——前几年闲暇之余在网上游走时,常常看见一个名为“宁静致远”的博客。由于博名系贾平凹...

    时间:09-04
  • 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对话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孙传卿)自从人类历史开创了城市农村两大地理板块,城市人和农村人两大自然群体就横空出现。他们共存而排斥,相依而遥远,在新与旧、贫与富、贵与贱的“冠名”抗争中演绎着各自...

    时间:09-04
  • 官德说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刘花娥)古语云:“官德如风,民德如草,风行则草偃。”告诫为官者要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随从善。所谓官德,乃为官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操守,是官员内在品质的...

    时间:09-04
  • 又到月圆时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任冬云)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也是令人思念的日子。每年中秋节,我都思念,思念另一个世界的父亲。   父亲性格谦和,一生为人极善,父亲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很慈祥。小时侯每到中秋节就盼...

    时间:09-04
  • 中秋时节打栗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陈 亮)在我的故乡,每到中秋,便随处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栗子树。一颗颗缀满枝头的栗子仿佛是翠绿的绣球,又好比是一个个张口的刺猬,在微风的轻拂下,摇摇欲坠,煞是诱人。   每年中...

    时间:09-04
  • 爱心小家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李正杰)一个平凡的五口农村小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崇尚科学、热心公益,积极进取、勤劳致富,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却如陈酿美酒...

    时间:09-04
  • 天竺山下话养蜂

    养蜂能人韩文建正在指导养蜂户防治病虫害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马泽平)初秋的鹃岭,青山含黛,瓜果飘香,驱车穿越天竺山,只见漫山遍野,栗苞咧嘴大笑,核桃撑开肚皮。   从天竺山镇驱车行驶一段蜿蜒...

    时间:09-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