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李清文)细细想来,我们在试图改变世界的时候,世界总是保持着当初的模样,而最终有所改变的,每一次都是我们自己。
在这种情形下,搞清楚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显得尤其重要。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才能义无反顾地坚守下去,不致于在世事变迁中迷失方向;人明白自己可以做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舍弃,不致于在生活中陷入盲动的境地。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提升自我的过程,只是有的人是目标明确地探求,而有的人是漫无目的地游荡。
寻找自己所钟爱的人和事,就是要在茫茫人世发现另一个自己,让时而荡漾时而寂寥的心有一处寓所,或者在贫瘠的矿石里提炼一粒颗金,让珍贵的东西彰显应有的本色,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为此抛洒热血和汗水,无论结局是梦想成真,赢得一片鲜花和掌声,还是疲于奔波,与巅峰的成功失之交臂,都不会感到丝毫的空虚和落寞。因为在寻觅的过程中,所有的痛苦抑或欢乐,都使自我在某种限度上得到释放,而适度的活在自我中,也是一种浪漫和幸福。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自我,既取决于个人的智慧是否丰盈,在审视生活时保持住脑子的清醒,又取决于内心的定力是否恒久,面对现实撞击能够保持坚毅的品质。好比一阵飓风刮过之后,那磐石依然在原地岿然不动,一定是经受住了惊涛骇浪的冲蚀与洗礼,尚若随泼逐流,乃至意乱情迷,也许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没有了一丁点儿存在的价值。
从认识自己到实现自我,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困惑:过分关心自己,似乎容易产生痛苦,而一味地忘我,又导致了人生色彩的单调。正如哲学家柏格森说的那样:“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洞的自我。”
说到底,人是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的,一个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人,对这个世界往往也一无所知。总是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便会沦落到井底蛙浅的泥淖,以自我为中心划出的怪圈,定是笼罩着悲戚和忧伤,走不了多远,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头顶的星空黯然失色。一旦看清了自己,看准了独属自己的人生之路,脚踏实地走下去,生命便如月穿云层,光华耀人。
我们应该在自己与这个世界之间设置的,不是毫无阻障的通道,也不是一堵厚重的隔离之墙,而是一扇自己随手能够开启的真诚之门,从这扇门里,既可以走向世界的深邃和博大,也可以抵达内心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