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感悟录(77)

感悟录(77)

2014-11-11 09:44:44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若 白)审美(二题)
  一、文之美
  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正宗。文章是用来叙事状物,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言以叙事,文以饰言。质木无文,行之不远。”要求文章要有文彩,否则干巴巴的没味道,不能流传。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将文学艺术之美与内容并列提出的人,看到语言美的独立性。这是他对文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但是他又讲文章要有“道”充于其中,而且要“气盛言宜”、“取其自然耳”。也就是内容第一艺术第二。读欧公的数百篇文学散文,都雅而不华,鲜活晓畅,美而不过于繁丽。《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秋声赋》等,可为典型。他领导的北宋“古文运动”,尊从韩愈而坚决反对骈四丽六的西昆文风,斥其“气格卑弱”,不足效法。再看整个唐宗八大家的散文,基本上都是典雅、清通、丰厚、有味的美文。却并不华丽。
  《中庸》有云“过犹不及”。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的度,超越了一定的度,则走向相反。文章的辞藻亦如此。历史上六朝兴起的骈赋,为何后来衰败,被人抛弃?就在于内容贫乏,辞藻过于繁丽,气格不高,流于唯美倾向。近年有人提倡四六赋体,其文并未受到读者热情回应。
  笔者阅览近年来报刊散文,深感一些年轻作者文章,多在辞藻上用力。一篇平常文章,辞藻修饰过甚,华词丽语满篇,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意在炫才示博,自以为很美,其不知反而干扰了读者的深阅读,对文章的内容忽视了。这绝不是健康有益的文风,值得警惕。
  当代被称为散文大家的沈从文、汪曾祺、孙犁、杨绛四先生,其散文最为精粹而耐读。其共同特点是用辞简约、准确、平实、不华。沈文婉曲多情;汪文雅约洁净;孙文健朗朴素;杨文沉静多智。汪曾祺先生被人称“散仙”,便可知其文之美。写散文的朋友不妨多读点他们的作品,相信必有裨益。
  二、人之美
  在人类聚居的这个星球上,大自然选择真是奇妙。不仅植物千种万类各有其形其状之美;动物亦是千种万类各具其形其态之美。植物且不论,动物界尤其鸟兽类,可见雄性多体壮雄健,勇猛威武;雌性相较而娇小灵巧,宁静温顺;雄性多雄伟浑实,雌性多色彩斑斓。人类是万物之灵,且不论其智慧远超越动物类,就其天然性类之美也是有其共性的。无论黄种、白种、黑种、棕色人种,基本上男人雄壮伟岸,女性娇小文静;男人勇武刚强,女性温柔含容;男人修短发,女性蓄长发;男人着装多深色单一,女性多娇艳花彩;男人常素面天然,女性多脂粉修饰……总之,男女有别,各显其性。但是不论何种人种男人有其男人的共性,女有其女人的共性,成为大自然的本然和谐之美。也约定俗成,形成人伦规范。
  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却往往出现一些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的人。有人说这种人,男人失了男人气,女人没了女人味。男人蓄了披肩法,穿上女装,语言也怪腔怪调;女人则修短发,穿男装,以强人自足,动辄狮吼。实在是乱了伦理,有违自然造化的本然之美。似乎好像生物学上的基因变异,生出的怪胎。实在可叹亦可哀。恐怕更谈不上现代文明的体现。
  有人以为这是体现男女平等,实在是大谬不然。平等者乃人格尊严、权利自由之谓,而绝非生理伦理之乱者也。不知别人怎么看,在下如是观,并非人之美。  10月2日记
 

  • 相关阅读
  • 让美好的记忆留在心里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鱼先军)常智以为,自己永远是一个生活中幸运的逃离者,就像一只季节轮回时动物或候鸟的成功迁徙。有时候他甚至有一些奇怪的想法,比如,自己更像一条排卵期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力的亚马...

    时间:11-11
  • 苟叶树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刘远文)我小时候,老家房前猪圈边长着一颗茂盛的苟叶树。春季树叶茂盛,苟叶是喂养生猪的天然绿色饲料,妈妈和大姐经常用麦锄钩住树枝采摘苟叶喂猪,我们这些小不点,有时也做出一点恶作...

    时间:11-11
  • 沉淀在乡村的石磨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李光正)在老家,石头磨子就像村头的柴火垛一样随处可见。没有磨房,就那么露天放着,对视日月星辰,沐浴阳光雨露,感受乡野风情。磨盘平展,铺陈着属于乡村的日日夜夜;磨扇圆圆,转动着...

    时间:1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