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贾书章 李翰儒)傍晚时分,我们见到了李太来。他怀里抱着一只小羊羔,背笼里还背着两只小羊羔,满脸的汗水顺着脸颊向下流,一只产后母羊在他的身后不停地叫唤着。他放下小羊羔,抹了一把汗水说:“还有两只小羊羔没有抱回来。”不等话说完,又急急地背着背笼走了。时间不长,他又将两只羊羔背回来。这时我们才知道,李太来因两只母羊将小羊羔生产在坡上,从下午饭后到现在,他忙个不停。
53岁的李太来是商州区金陵寺镇上竹园村八组人。他的养羊场就在自己院里,他家四面环山,树木茂盛,草场广阔,坡缓水清,远离城镇,空气新鲜。同众多的农民一样,李太来在西安等地打工多年,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认识了一位曾经养羊的打工者,就虚心向这位有养羊经验的打工者请教,并在打工的空余时间到书店购买了养羊的书籍进行学习。
2012年夏天,李太来从西安返回老家,在自己的院子修建养殖场所。由于购买羊资金缺口,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金陵寺镇咨询扶贫资金。金陵寺镇一位领导知道后,很快与金陵寺镇信用社联系,以最短的时间将资金问题给予解决。李太来信心更足了,就于当年10月份到蓝田县购回公羊两只,母羊12只进行饲养。在养殖的过程中,他每天都要进行记录,投放饲料的时间、数量。观察每只羊的生长、精神、进食、粪便情况,根据每只羊活动量的大小,观察它们的各种情况,结合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总结各方面的规律。
2012年腊月的一天,李太来发现一只怀孕母羊与平时状态不一样,不好好进食,摸一摸母羊的耳朵,也不发烧。他从书本中查找不到这方面的知识,就及时到镇政府找农牧站干部李志刚。当李太来将情况说明后,李志刚就给他讲解了母羊不进食的原因,并赶到养羊场进行诊治,到第二天母羊就开始正常进食。从此,李太来一有养殖的问题,就到农牧站找李志刚询问。
一边学习,一边饲养,一边探索,就这样到了2013年9月,李太来的饲养量由原来的14只繁育到了48只。就在这个时候,李太来就用挑选的公羊、母羊为配种做好准备,剩余的全部进行了出售,一次性归还了信用社的贷款。用李太来的话说,贷款就像借别人的东西,要讲信用,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样,李太来的养羊事业步入了正轨。
现在,李太来饲养的羊已有102只,羊肉市场上的价格不断上涨,但李太来并不急于出售,只将成年羊选优淘劣,进行繁殖。“扩大养殖规模是我的目的。我不想安于现状,也不盲目的发展,要根据个人方面的情况来发展,这样才能稳步推进。”李太来说出了自己养殖的想法。
给羊添料的时候到了,看到李太来分别给大小不一的羊分类加喂饲料,并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