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破茧之路

2014-11-27 10:50:18 来源: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文/图记者 肖云 吉文艳

  出事之前,洛南县古城镇红旗村的庾双社是一个在河南矿上做活的普通农民工,和多数农村父亲一样,他每天起早贪黑,盼望着某一天攒够了给儿子盖房、娶媳妇的钱,再回家养老。直到2011年9月的一天,庾双社的妻子贾会英接到矿上工友的电话,称其丈夫的腿被石头砸到了,让赶紧过来看看,从未出过远门的贾会英坐车赶到河南。“到医院时,我的腿都在哆嗦,当看到不成人样的丈夫时,我感觉天都要塌了。”贾会英含着泪回忆当时的情景。
  截瘫后意志消沉
  医生悄悄告诉贾会英,庾双社的双腿可能再也走不了,让她做好思想准备。祸不单行,此时,远在老家的儿子又得了肺积水,贾会英只得寻人照看儿子,自己则日夜陪伴在丈夫身边。不愿放弃一线希望的她辗转一年时间为丈夫联系了好几家医院,但都没有什么效果。无奈之下,贾会英只得带着从腰部以下都失去了知觉的丈夫回到老家。
  “那时,两个儿子一个上初三,一个上初一。”贾会英说,当时,她只能天天守着丈夫,连家务都顾不上做,更别说照顾两个孩子上学。为了给丈夫看病,家里的存款也在一天天减少。懂事的儿子为了帮家里分担压力,忍痛做出了退学的决定。刚开始,贾会英夫妻都不同意,但拗不过儿子,在巨大的生活压力面前,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走出校园。之前为孩子们描绘的各种蓝图都破灭了。
  庾双社是一个性格温和不多话的人,出事之后,却变得异常暴躁和古怪,接受不了半身瘫痪的事实,他就用绝食来对抗。逼不得已,贾会英只得一勺一勺地喂他吃,却被他吐了出来。不到三个月,庾双社从140多斤的壮汉变得皮包骨头。贾会英说,那段时间,庾双社甚至有了求死的念头。有一次,他把门反锁了,把自己关在房子里,谁叫门都不开,邻居过来借东西,却被他的一句话噎了回去:“谁家都能借,为啥偏偏借我家的。”尽管这样,村里的乡亲和朋友还是会经常过来和庾双社聊天,帮他解闷。“邻居穆亚峰几乎每天都要来一次。”庾双社说,大家都劝说自己看开点,还说有的人比你严重的多,甚至成了植物人,那人家咋活呢!
  重拾生活的意义
  2012年,洛南县启动实施社区康复合作项目,镇残联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时,为庾双社送去了县长刘明智《致全县广大残疾人朋友的一封信》,号召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看到党和政府如此关心残疾人,庾双社深受鼓舞。从此,一步步走出了阴影,他不再整天躺在床上消极对抗,偶尔也会让妻子用轮椅推着他在院里、村里转一转。
  看到丈夫的精神一点点振作起来,贾会英喜极而泣,她叫人在院子里焊了一个双杠,每天都会搀扶着庾双社在双杠的支撑下活动一下筋骨。“开始一次只能站10分钟,现在一次能站2个小时了。”为了方便庾双社出门,贾会英特意给他买了一个电动小三轮车,并把脚刹改到把手上,通过手就能控制刹车。有一次,庾双社骑着车子去古城敬老院看望朋友,在一个上坡路遇到一个媳妇用架子车拉着婆婆去看病,当时路有些陡,架子车在上坡时一拐,差点滑下2米多高的路崖子。看着架子车的半边轮子已悬在空中,在这危急的一刻,下肢不能行动的庾双社赶紧骑着车子喊来人,帮忙控制住架子车,才避免了一场事故。
  做手工补贴家用
  小时候因为家穷,庾双社只上到了小学三年级,但他非常喜欢书法、绘画及手工制作,每天练习毛笔字,或是照着课本临摹山水和人物。这个习惯坚持了20多年,甚至出门打工,纸和笔都没有离开过庾双社。
  去年年初,县残联工作人员带领康复专家到他家指导康复锻炼时,鼓励他继续发挥绘画特长,边康复边做十字绣之类的手工活补贴家用。逐渐走出残疾阴霾的庾双社又重新拿起了纸和笔。对于丈夫的爱好,没有多少文化的贾会英一直默默支持着。她知道,这些爱好能让丈夫活下去。有一次,庾双社坐着轮椅在街上转时,看中了画摊上的一幅山水画。“一幅画80块钱,地里的萝卜都没卖下这么多钱,但看他实在喜欢,我就咬咬牙买下了。”贾会英说。庾双社靠着临摹和观察,练就了一手好画功。他的画以素描和水墨画为主,远远看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清秀灵动,让人无法想像这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残疾人所作。
  庾双社不仅会书法、画画,还擅长手工制作。卧病在床时,儿子给他买来了开心果,他吃完果子,舍不得扔壳,就找来胶水,用果壳做了几只小鸡,形态憨厚、栩栩如生的小鸡让来家里玩耍的孩子非常喜欢。“娃走的时候都会要一个,现在没剩几个了。”庾双社笑着说。
  庾双社央求贾会英给自己买来十字绣的材料,开始没黑没白的绣了起来。“绣这个华了我8个月的时间。”庾双社指着一幅已经绣好的《八骏图》说,当时还是冬天,为了尽早完工,他经常从头天中午绣到第二天早上6、7点,白天在轮椅上绣,晚上趴在炕上绣,长时间不活动,瘫痪的双腿常常会感到麻木。心疼丈夫的贾会英看不下去了,好几次拿着绣了半截的图假装说要去烧掉,庾双社只好乖乖听话,休息一会儿再接着绣。“手上有活干,就不会想别的。”短短一年多时间,庾双社已绣好了几幅大的十字绣,他的十字绣针脚细密、匀称,连村里的媳妇都自叹不如。“后来,还有人打听着想买呢。”
  庾双社让妻子把自己感觉满意的画简单装裱了一下,挂满了整个房屋的墙面,每天都有村民上门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