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两个人的骡帮

两个人的骡帮

2014-12-16 09:54:29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文/图 刘勇鸿
  在去商州区金陵寺镇的路上,路遇一骡帮,遂进行了采访。
  邓胜江和妻兄张宪华来自四川西昌,两个人同九头骡子组成一个骡帮。从今年4月一条主干电网进入商州境内后,兄弟俩就干着为高压塔配送电料的营生。在山区,电力塔多走在山梁,机械、人力有所不及,骡帮运输因为价格低,成为山顶电网建设的骨干力量之一。
  邓胜江说,在商州从事骡帮运输的最多时有十几个,几乎都是电网运输的。随着工程已进入后期竣工阶段,大多数骡帮已经返乡。骡帮与工头采取包天的方式,每头骡子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除去饲料费用,每天每头骡子可以赚六七十块钱。今年邓胜江兄弟俩有十几万的收入。
  为了节省开支,兄弟俩租住的都是村里快要废弃的民房。下午,张宪华早早的回到家里做饭,晚回家的邓胜江在院中生起一堆火,蹲在一边吃起了面条。闲暇时间,他们谈论最多的是家里的事情,当然还有他们的收入。
  骡子草料一般是稻草配粮食,他们从四川拉过来的草料已经用完,现在将就着用包谷秆代替稻草,但骡子吃了不耐饥。工程即将结束,张宪华说他特别想念老婆孩子,特意牵出一头骡子和妹夫邓胜江一起合影,说是希望孩子在媒体上看到他们在这里的生活。

  • 相关阅读
  • 大山深处养鲟人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文/图 通讯员 柯鑫 崔海飞 记者 王涛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最古老的鱼类之一,体形大、寿命长,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水中活化石”。在大山深处的...

    时间:12-16
  • 从盘龙寺冬耕看农村土地流转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文/图 记者 马泽平   进入初冬,我市的冬耕也接近尾声。同一天里,记者在柞水县红岩寺镇盘龙寺村看到两种不同的冬耕模式:人工挖地和机械耕地的对战。两种耕作方式不同反映...

    时间:12-16
  • 废品回收遭遇“寒冬”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文/图 记者 张萍   废品回收行业一直被称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今秋一来,废品回收价格犹如“过山车”一般,跌至6年来最低,进入“寒冬期”。   废品...

    时间:12-16
  • 感悟录(81)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若白   “看家本领”说   习近平同志去年三月在一次讲话中要求全党干部,特别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提高“看家本领”。这一要求,具...

    时间:12-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