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术爱好者到“技击专家”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1年出生于旅居美国的广东华侨粤剧艺人世家。截拳道是李小龙在24岁时以中国武术为根源,吸取拳击、空手道、跆拳道、剑道、柔道、泰拳等外国搏击术的优点和特长而自创的一种搏击术,曾被誉为中国功夫第一人。由他主演的功夫片《精武门》、《功夫之王》等像狂潮一样席卷世界,掀起了全球性的中国功夫热。1973年,李小龙因意外而不幸身亡。他充满生命力的32年人生如同一颗彗星,划过国际武坛和影坛的上空,虽然短暂,却无比耀眼。由于种种原因,李小龙生前未曾出版过一本武术专着,有的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随手记下的一些简单的标题,因而“截拳道”习练者一直没有成形的套路学习,只能凭借简陋的图片和文字进行组合自练。
由于长时间的练习,王红辉逐渐探索和掌握了“截拳道”无形无法、无派无别而一切技巧均为其所用的心得要领。他不满足于只在杂志上与读者交流沟通,产生了将自己研习和掌握的“截拳道”精华整理出书,以方便广大“截拳道”爱好者习练的念头。
想归想,但集结出书却不是容易的事情。为了尽快将自己的心血奉献给广大读者,王红辉在教学之余寻找、阅读了大量有关李小龙的资料,请人翻译了李小龙的英文手稿,并根据资料中的简笔画一一重新进行示范构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又掀起了一股“李小龙热”,但因没有现成的教学资料,很多习武者都望拳(截拳道)止步。王红辉及时填补了这个空白。1997年9月,王红辉编写的20万字的《李小龙克敌绝技》一书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999年,由他编写的长达60多万字的《李小龙截拳道技击全集》(上、下集)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与此同时,王红辉还被美国国际截拳道联盟总部吸收为会员。
2002年,王红辉又一鼓作气,出版了19万字的《李小龙制敌防身术》。为了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和搜寻李小龙的生前影像和文字资料,王红辉通过国际截拳道联盟总部及武术界的朋友从美国、泰国购回相关资料并找人翻译。在创作、整理过程中,由于需要参阅泰拳、空手道、硬气功等武术套路,他对“截拳道”以外的武术功夫也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通过习练也颇有心得。2004年,王红辉结合泰拳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研习心得整理编写了16万字的《泰拳搏击与训练》,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收入《亚洲搏击术精选》。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为了让更多的武术爱好者真正掌握真传硬功训练的核心和训练要领,王红辉又根据自己多年习武的阅历,参阅大量的武术书籍编写出了18万字的《武术硬功速成》,并一改往日书中简笔绘图的状况,亲自找人对练,再用数码像机拍摄,用于书中的插图,以便观众更直接、方便的对照练习。2006年初,这套逼真实用的《武术硬功速成》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针对现代社会军事化建设的特点,王红辉根据中国国情编写出了《特种部队徒手格斗术》,2006年一出版便引起了轰动,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2008年9月第三次再版印刷时,单次发行量达16万册。
2006年9月,王红辉被调往丹凤县龙驹寨镇秋树坪小学任校长,2007年被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他于2008年4月又编写出了一套10万余字的简洁明快、实用直观的图解功夫系列《徒手格斗术》。就在这篇文章完稿之前,王红辉又打来电话,说他编写的20万字的《美国式自卫术》一书,也将于11月份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文/图 淡永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