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文超 王会干 刘春荣
丹凤县紧扣打造“秦风楚韵,魅力丹凤”品牌,将创卫与打造山水生态旅游城市、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作为创卫的基础工程,突出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的主题定位,围绕彰显人文生态特色的宜居丹凤总体目标,积极启动实施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吹响了备考省级卫生县城的“集结号”,形成了以创卫带动城市建设,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的格局。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创卫领导小组及指挥部,设置专门办公室,按照“高目标引领、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推进”的总体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和规划,提出创建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园林县城、生态县城的“一创带三创”的奋斗目标。今年以来,县上投资5200余万元,对县城北新街进行全面改造,铺设盲道2372平方米,新增道路标线12300平方米,硬化路面7628平方米;投资650余万元对县城中心广场进行全面改造,花岗岩铺地广场1200平方米,建成全市目前最大最高的音乐喷泉、大型LED电子屏及演出、集会舞台,使这个融集会、演出、娱乐为一体的县城中心广场更加靓丽;围绕“五化”工程建设,按照“一街一景,一街一灯”的总体布局,改造硬化商邑街道、凤鸣街4.3公里。完成城区路灯改造230杆、交通指示灯4处。硬化社区、村组背街小巷道路56条75.4公里,埋设饮水管道1.76万米,建用户洗涤池180个、沼气池151口,改造房屋112户456间,硬化场院118户4450平方米。围绕县乡(镇)村(社区)联创目标,以新农村建设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卫生村镇创建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共抓卫生示范镇4个、示范村21个,累计实施危房改造249户,改造房屋4671户610万平方米,改厕3672户、改圈3604户、改灶3344户,新建沼气池877口,建村卫生室19个,硬化场院4293户50.3万平方米、村庄入户路1377条4.6万米,栽植绿化树木2.4万株。棣花、商镇、竹林关等乡镇,抓住县上创建卫生县城机遇、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硬化村组道路、埋设饮水管道、修建沼气工程,实施“三改四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坚持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市容管理的长效机制。为了给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坏境,县委、县政府从卫生、公安、城建、环卫等相关部门抽调49人组成环境综合整治执法大队,积极开展专项环境综合治理整顿,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使城市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了实现城市净化目标,城区新增环卫工111人,购置38辆环卫保洁三轮车及相关配套设施,对江南、江北大道、北凤街、南凤街等县城“一街八路”15万平方米的路段实行全天候保洁。投资14.1万元购置洒水车一台,在城区主要街、路实施“洒水”工作,保持空气湿润。联创乡镇对镇级机关所在地建立完善“定路段、定人员、定标准、定奖罚”的清扫保洁制度,一日两扫,全天保洁。城区6个社区新聘用零就业家庭就业人员129个,对背街小巷道路进行全天候清扫,每天安排专人定时清运,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从根本上消除卫生死角。
加强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治,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健康水平。按照“政府组织、部门配合、乡村实施、群众参与”的原则和“总体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限期达标”的思路,争取资金3904万元,实施农村卫生室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8个,使规范化村卫生室达标率100%。为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免费为群众体检39832人,县创卫办、计生局、环卫局联合开展“创建卫生县城、关爱环卫女工”活动,对百余名环卫女工进行免费体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开展,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争取上级冷链硬件建设专项资金14万元,为乡镇以上医疗卫生单位配置疫苗专用冰箱32台,为县疾控中心安装15立方米冷库一座。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3·24”结核病防治日、“4·25”计划免疫宣传日、“5·15”碘缺乏病防治日,“12·1”艾滋病日积极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据统计,全县共制作宣传展板25面,悬挂横幅52条,设立宣传咨询点154个(次),印发各类宣传画、宣传单10万余张,印发健康教育宣传手册1万本,受教育群众达15万余人。同时,在医疗保健单位、城区休闲场所和机关院内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230余面,向群众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县直医疗单位坚持做到健康教育知识进病房、上门诊。对全县245所医疗卫生机构清理,杜绝无证上岗,医疗单位传染病监督覆盖率达100%。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全年共受理许可申请173户,培训各类从业人员465人。对辖区184家餐饮经营单位和77家学校食堂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县级机关各单位、社区结合创卫活动,优化生活环境,改善办公条件。县教育部门除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健康教育课之外,结合“一创带三创”目标,以深化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为载体,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县创卫办投资2.1万余元,编印创卫手册,发放到各机关单位、社区及各乡镇的广大群众手中,普及宣传创卫知识。县电视台开办“创卫之窗”专栏,解读创卫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市民创卫十不准》、《市民创卫行为规范》,举办创卫知识专题讲座,弘扬先进,激励后进,拍摄创卫电视专题片,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相关单位在城区制作大型创卫宣传公益广告十余面。